日期:[2025年02月07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8]

每经热评|硬环境与软网络同频共振 构建理想的城市创新生态系统

每经特约评论员 陈宪
  近期,因DeepSeek,有人撰文发问,为什么不是深圳,杭州凭什么抢了深圳的风头?那么,笔者接着问,城市因什么诞生伟大的科技型企业?笔者认为,城市生成了具有竞争优势的创新和产业生态,就有大概率诞生伟大的科技型企业。伟大的科技型企业多从初创企业中来,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创业创新过程中,它们要经历无数次试错,而且每次试错为对都是极小概率事件。在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创新和产业生态中试错,成功率会相对较高。过去,美国的硅谷,中国的深圳,分别成就了一批从初创企业而来的伟大的科技型企业,就是因为这两个地方的创新和产业生态有独特性即竞争优势。今天,在杭州,宇树科技、游戏科学和深度求索等“六小龙”接踵而至,也是因为杭州的创新和产业生态彰显了它的独到优势。
  经济学、管理学从生物科学中借用了“生态”“生态系统”的概念。一个好的自然生态大致有这些条件:物种的丰富度和生态位多样性;建立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基础上的生态廊道和动态平衡;能够自我维持并提供必要的功能性生态服务,同时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足够的韧性和多样化,以应对内外部变化的压力。此外,适度的人类干预是必要的。这些条件基本适用于创新和产业生态。
  类似于自然生态,创新和产业生态的三个基本构件是——“物种”:创业者、企业主和企业家,以及他们创办的企业。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和头部企业是基石物种。“链”:一个网链,由创新链、产业链、产品链(配套链)、价值链、供应链、服务链和社交链等组成。“养料”:由相关主体,包括教育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和公共机构等提供人才、资本和服务等。人们常说的人才、创投资本和营商环境等,都是创新和产业生态的基本要素。杭州“六小龙”纷纷走红后,有人盛赞余杭区的营商环境,说“杭州不成功,就没有天理了”。不过,根据笔者的调研,杭州营商环境的平均水平未必比深圳高。
  在今天的中国,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有独具优势的创新和产业生态。现在有人看低广州,笔者不以为然。笔者看好广州的小马智行,随着相关法律法规完善,进入城市门槛降低,小马智行也会像DeepSeek 一样受到众人瞩目,百亿、千亿级企业,万亿级产业呼之欲出。接下来的四个城市是杭州、南京、成都和武汉,它们也都具备竞争性的创新和产业生态。杭州就不用说了,其他三座城市出现伟大的科技型企业,也只是时间问题,而且是在不久的将来。如果再要说几个城市,就是天津、重庆、合肥和长沙了。天津和重庆是直辖市,有着较为丰厚的因为直辖带来的资源,关键是要市场化配置资源,将之用对地方。合肥和长沙近年来新兴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也是创新和产业生态作用的结果。
  有人说杭州和深圳城市风格迥异,这就对了,这就是杭州和深圳各自的独特性。有人说,杭州节奏没有深圳那么快,房价也不太高,大家能够耐得住性子。是的,创业创新要经历时间的考验,需要有耐心的人,还需要耐心资本。但是,这个观察还比较表面。笔者认为,江南文化的诗性和广府文化的务实,可能是更好的观察视角。不过,这个角度有点大,不是一时,更不是一篇短文可以做到,但这是一个基因级的研究课题。
  动手写这篇短文前,笔者问了DeepSeek一个问题:“城市和生态(创新生态)互相成全,成就伟大的科技型企业。”它在深度思考18秒后,给出了回答。答案层次很多,每点内容简单,且都为已知,基本无法用于成文。但结语甚好:“城市与创新生态的共生,本质是‘硬环境’与‘软网络’的化学反应。当城市能像生命体一样自我进化,企业能在生态位中找到独特价值,便会诞生如硅谷与苹果、深圳与华为这样的传奇组合。这种动态平衡的艺术,正是人类文明突破增长边界的核心密码。”所以,一家伟大的科技型企业诞生在哪个城市,关键是其是否具有完善的、优化的创新和产业生态。
  最后,笔者要说一句,面对类似DeepSeek这些伟大的科技型公司的成功,我们不必拘泥它出生在哪里,而是要特别赞美创始人和企业的特质与品格。惟愿中国能够产生更多的科技型企业,尤其是头部科技型企业。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深圳行业研究院、中国发展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