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热评|仅仅9天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 《哪吒2》带给电影人三点启示
每经评论员 王可然
2025年2月6日,是中国影坛值得铭记的一个日子。
当天中午,“成都造”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以突破57.75亿元的票房,完成了对《长津湖》的超越,拿下中国影史票房榜冠军。12时27分,《长津湖》官方微博特意向《哪吒2》表达了祝贺——“有信念,有决心,就能改变世界。”两个“冠军”的惺惺相惜、顶峰相见,也见证了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的创新发展。
时间回拨到2021年11月24日16时43分,上映50余天的《长津湖》超过《战狼2》的56.94亿元票房,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最终票房高达57.75亿元。
彼时,吴京战胜了吴京,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影坛佳话。如今,吒儿仅用9天时间,创造了令人惊叹的票房神话!
史上最强春节档,何以成了吒儿的“个人秀”;预售票房并不是最出众的《哪吒2》,何以短短9天便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在笔者看来,《哪吒2》“高开疯走”、创造票房神话的背后,主要有三点启示值得行业镜鉴。
启示一,硬核质量,是打开市场和赢得口碑的基础。
纵观春节档6部影片,有的有大IP傍身,有的有大导演加持,有的有顶流明星助阵,但现象级出圈的仅有《哪吒2》,它不仅打破了超级IP续作难超前作的“魔咒”,而且通过口口相传的口碑,成功掀起了一股席卷全国的观影热潮,并以口碑效应与虹吸效应的叠加,最终在社交媒体形成了一场全民狂欢、全民热议。
在一些媒体的标题中,它,“杀疯了”“赢麻了”“一骑绝尘”;在不少观众的心目中,它,“燃爆了”“超预期”“值得二刷”……
据《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报道,即便是凌晨场次,一些影院依然座无虚席。更有甚者,将闲置礼堂改造成临时影厅来满足观影需求。影院像极了春运。
小小吒儿,为什么迸发出巨大的“吸引力”,并带来罕见的“一票难求”?笔者认为,这背后离不开影片过硬质量的“背书”。
从《哪吒2》制片人刘文章接受新华社采访所提到的细节可见一斑,“在制作上,我们追求精益求精,勇敢挑战‘不可能’。《哪吒2》仅特效镜头就超过了《哪吒1》(《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全片总镜头,特效制作人员也是第一部的几倍。”
笔者查询数据发现,《哪吒2》特效镜头超过1900个,而《哪吒1》全片镜头只有1800多个。
另外,以电影中的土拨鼠小妖群像为例,制作中没有讨巧地复制、粘贴,因此你想找到形态一模一样的两只土拨鼠,那是不可能的。
正是通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帧一帧图片地“抠细节”,挑战不可能,才成就了如今风光的吒儿。就这个意义上来说,硬核质量,是这部影片成功的基础。
启示二,创新突破,是保证视效和打造佳作的核心。
“五年磨一剑”,慢工出细活。《哪吒2》豆瓣开分8.5,随后评分升至8.6,断层领跑春节档。在笔者看来,《哪吒2》既是一部高分电影故事,更是一出高级“视觉盛宴”,它的另一个成功,来自对技术创新突破的极致追求。
首先,在画面表达和场景渲染上,影片进行了大量设计创新。
比如,《哪吒2》的角色数量是《哪吒1》的3倍,这就让动画制作难度呈几何级增长。与此同时,几乎每个画面都会反复打磨。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哪吒2》分镜设计谢小彬称,仅陈塘关大战一分钟的打戏,美术概念就画了半年。
而影片中哪吒挣脱“穿心咒”一幕,上千根刺让人印象深刻,为呈现真实的痛感和美感,短短10秒的镜头,制作就花了1年时间。
其次,在叙事架构和特效呈现上,影片进行了多重技术突破。
比如,影片中最难的一场技术特效大戏,当属洪流对战,呈现的是两军对战、像海浪一样互相翻涌的效果,这是《哪吒2》独有的特效类型,也是其他影片之前没有出现过的。因此,这也成为研发周期最长的镜头画面。
不疯魔不成活。这一点在创新环节体现得淋漓尽致,有的镜头甚至花费3年打磨,有的角色形象甚至经过几十次调整。正如导演饺子所说,每一部作品都要当成最后一部作品去创作,不要给自己留下任何突破的可能性。
正是通过不断地“死磕”,突破技术瓶颈,激发创新潜力,才带来了“燃爆了”的震撼视效,也带来了极致的沉浸式观影体验。
启示三,情感共鸣,是讲好故事和打动观众的关键。
一部电影故事讲得好不好,能不能打动观众,情感共鸣十分关键,这是影片和观众双向奔赴的“纽带”,也是票房的重要保障。
在情感共鸣上,《哪吒2》通过角色语言表达、情绪宣泄等,细腻地呈现出传统文化的年轻化、接地气表达,巧妙地体现了中国智慧、东方哲学。
从“小爷是魔,那又如何”,到“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再到“若天理不容,我便逆转这乾坤”;从个体命运的抗争,到为群体前途的奔走,再到对不公规则的呵斥……这一系列台词以及角色自身命运抗争的经历,“投影”到现实社会和现实生活,很容易让观众从心底深深共情,从而打动观众、赢得观众,并最终带来观众的热议和口碑。而持续的热议和发酵的口碑则是一部影片能走多远的最有力支撑。
笔者注意到,据灯塔专业版AI最新预测,《哪吒2》最终票房将达到85亿元。这一数据能否成真,相信时间会很快给出答案。
当然,客观而言,尽管《哪吒2》带来诸多启示,也让后来者有了更好“榜样”,但这并不代表它完美无缺。相反,它仍有一些有待完善的“瑕疵”。比如,笔者在观影过程中就注意到,对于个别“出戏”的抛梗,一些观众并不“买账”,与之对应的是笑声寥寥,甚至觉得有些许尴尬。但这些,瑕不掩瑜,《哪吒2》已用“票房冠军”,为中国动画电影乃至中国电影树立了新的标杆。
总之,《哪吒2》上映短短9天便强势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一方面,折射出中国动画电影的强势崛起,另一方面,也昭示出中国电影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
更为重要的是,影片引发的全民狂欢、全民热议,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文化现象,它还赋予了更多精神升华层面的意义,并成为一块映照当今社会现象的平面镜。透过这块平面镜,或许能“窥见”更好的未来和像吒儿一样不断尝试改变并积极向上向善的自己。正如《哪吒2》中一句台词所说:“难道你还想改变这世界?”“我想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