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06月22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5]

每经热评丨用好数字化技术 助力工业企业低碳转型

每经特约评论员 房彤玥 贾明
  2021年10月24日我国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工作目标,并提出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工作原则。
  为实现“双碳”目标,我国应聚焦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平衡、资源利用效率等问题,尽快将“节能减排”从口号层面落实到具体行动层面,力求从源头解决碳排放问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工业是碳排放的重要领域,约占70%,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中之重。工业领域作为“减污降碳”的主战场,实施绿色改革、推进低碳工艺革新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重要挑战。
 
 数字经济助力低碳转型
 
 “十四五”规划提出,“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鼓励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融合,为工业领域低碳工艺革新提供新的实现路径。数字经济是推动实体经济低碳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发展必然意味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参与。4月27日,华为发布的《绿色发展2030》报告指出,数字化和低碳化是驱动绿色发展的双引擎,二者协同共进是经济社会高质量成长的内在需求。依托数字基础设施能效的不断提升,以及可再生能源的持续发展,数字技术将以更强大的动能推进千行百业的转型——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提高产业经济的效率和质量,加速推进人类社会的绿色进程。
  数字经济即人类对大数据进行识别、选择、过滤、存储和使用,其核心要素就是数据,其对于低碳转型的助推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数字基础设施实现各种资源要素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的融通和共享,进一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第二,数字经济能有效改进生产工艺流程、提高设备运转效率、提升生产过程管理的精准性,从而通过智能协同管理实现企业生产效率和节能减排“双提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方面运用数字化技术
 
 那么,如何有效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低碳转型?
  第一,数字化与低碳运营。企业自身的绿色运营,要涵盖企业生产、内部管理到日常办公等方方面面,企业依托于数字技术,可以更好地实现低碳运营。在绿色办公方面,企业可以通过推行无纸化办公,推进财务、IT、HR、行政等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减少线下沟通成本和办公用品消耗;在绿色建筑方面,企业可以建设智能能耗监控系统,通过在线的能源数据监测帮助企业了解日常用能情况,通过碳排放分析,发现并及时淘汰老旧设备,更换高能源利用率的照明、供暖、供冷、供热水系统,从而减少碳排放;在企业生产方面,企业可以通过集成物联、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I等新型ICT技术,实现企业生产中碳排放数据的全面采集、全生命周期监控,并借助智能算法,借助数据引导企业改善生产计划、提升设备运行效率、优化生产方案,帮助企业在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时,提高工业产值。
  第二,数字化与低碳产品开发。在绿色运营基础上,企业可以进一步加强对数据的分析和价值挖掘,按照全生命周期理念开展产品绿色设计,扩大高质量绿色产品有效供给。企业可以通过数字技术精细管理工业企业工艺、制造、采购、营销、物流供应链及服务等各个环节,对产品进行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获得可信的单位产品(或服务)的碳排放信息。在全球各国纷纷推出碳中和目标之时,碳足迹相关国际标准及碳标识对产品制造、金融投资、国际贸易等的影响越来越大,企业聚焦产品侧碳数据,提供碳溯源、碳足迹、碳标签等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同时产品碳足迹核算可向消费者传达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信息,以引导消费者选择气候友好的产品,促进绿色低碳消费,也提升产品的自身价值,体现企业绿色发展的社会形象。
  第三,数字化与低碳供应链。麦肯锡报告显示,在工业制造等减碳重点行业,90%的碳排放来自上游供应链,包括采购的生产相关物料如原材料、零部件,以及部分服务采购如物流运输、人员商旅等。而基于数字化技术,进行全生命周期的低碳供应链管理,通过碳盘查数据收集把握各流程中(供应链上下游各环节)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可以使企业系统地认识到产品、服务全生命周期各个过程的碳足迹贡献,有的放矢地提出降低碳足迹的建议,协同供应链采取行动来降低整个供应链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同时,企业还可进一步通过内外部合作,推动绿色产业链与绿色供应链协同发展,通过构建数据支撑、网络共享、智能协作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及供应链绿色化水平。例如供应链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协同量化碳排放基准、设置减排目标、制定减排方案与路线图、监测与评估减排效果等,来实现供应链碳中和的目标。
  (作者单位系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新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