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11月10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7]

每经热评|“低碳风”卷起来 进博会释放绿色发展新机遇

每经评论员 吴林静
  拿到“碳中和”认证的工厂、“零碳”的草饲牛肉、“负碳”的建筑材料、靠一度电就能工作50天的打印机、再减少20%碳排放的发动机技术……从汽车展区到技术装备展区,乃至消费品领域,浓浓的“低碳”“节能”“绿色”氛围,是第五届进博会带给笔者最大的感受。
  行走在各个展区,有展商说,自己做到了“低碳”;有展商介绍自己实现了“零碳”;还有展商强调,已经通过技术创新达到“负碳”。对于“碳”的关注,甚至有点要“卷起来”的意思。
  一家上海清洁能源公司负责人说:“前两年进博会,是看不到这么多主打低碳的产品、技术的。今年全都‘搬出来’了,还放在展区主推位置。”
  在汽车展区走一圈,几乎所有车企都亮出了旗下最新的新能源汽车。而且在展品陈设上,高端燃油车往往被后置,新能源车则总被摆在最显眼的地方。
  同样,在技术装备区,各家参展企业沙盘上,风车是标配;展板上,一定有一块业务与新能源、低碳或节能减排相关。
  各家厂商都搬出前沿产品、技术和服务,无论有没有商用,有没有对外推广,有没有走出实验室,重点是无一例外主打“低碳风”,极力凸显绿色发展理念,借助“进博效应”寻找市场机遇。
  比如,东芝展示了可应用于发电厂的碳捕捉技术。现场负责人介绍,这项技术已经在日本商用,但目前还没有引入中国。
  GE搬来一台航空发动机模型,里面搭载的是刚启动半年的技术验证项目。据介绍,这个项目估计要到2030年代中期投入使用。
  西门子推出“中国零碳先锋计划”,其中有个“零碳”认证,从去年到今年在企业内部的一个产品和一个工厂身上完成验证,现场还摆出了两张核查“证书”。
  一家来自德国的污水处理公司,在展板上打出制氢概念。细问得知,他们做的废水制氢,目前已在德国当地开始应用。
  展区里,这类“低碳”展示项目还有很多,交流洽谈也多半围绕这个领域展开。来到现场的地方考察团,往往在一个地方就能聊上十多分钟,从与“双碳”相关的技术前景、可行性、成熟度到产品造价、项目引进落地,都会进行了解。遇到项目对口的,还会当场与企业负责人建立联系。
  在“3060”双碳目标驱动下,从外企到内资、从市场到政府,进博会上对于“碳”的重视程度,肉眼可见。这既是国家战略要求,也是发展大势所趋。
  机械化采煤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英国,石油机械采掘始于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我们已经习惯了过去一两百年的高碳发展,要实现“3060”目标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面对地球越来越不可预测的生存环境,这个挑战必须完成,而且需要各国共同来完成。
  参与全球贸易,正倒逼企业节能降耗减排。
  西子联合控股集团董事长王水福坦承:“我做‘零碳工厂’并不是我们自愿要做的,是在为空客、波音做配套时,对方要求我们成为‘零碳工厂’。”
  这种市场逻辑,在制造业很常见。有不少企业透露,他们去认定“零碳产品”“零碳工厂”,出发点就是适配下游客户需求,满足国际标准,方便企业能够顺利参与到全球供应链中。
  不过,笔者在进博会上也了解到,目前市场上有些“碳中和”,其实还停留在“算术题”层面,并没有实质进入高能耗转低能耗、高排放转低排放阶段。
  也就是说,在制造过程的碳排放总量与过去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购买碳汇、绿电等方式,凑齐可用来抵消的数字,与排放量划上等号,“抵消”为零。
  面向未来,还需进一步从碳排放端下手,真正减少高能耗、高排放燃料、工艺的使用,找到清洁能源,更新绿色工艺,真正减少碳排放。
  这种深层次变革,最终还是要诉诸技术创新,尤其是底层技术突破。期待未来的进博会现场,能看到更多核心技术和突破,共同推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高质量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