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热评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科技型企业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每经特约评论员 陈宪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尤其是科技型企业。为此,科技型企业要从加大投入和强健生态入手,加强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原创性技术开发,为科技创新和现代产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加强应用导向基础研究
今年8月,中国科学院院刊载文分析全球主要经济体企业科技创新版图,并得到重要启示:中国企业加强基础研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文章认为,基础研究分为纯科学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两个部分。国家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承担的基础研究,主要是纯科学部分。企业开展基础研究活动,无疑要受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的驱动,多具有明确的应用目的,是创新链条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技术进步缓慢的年代,企业应用基础研究的需求十分有限,也就基本不存在企业做应用基础研究的问题。二战后,在一些先发国家,出现了科技型企业,以及科技型企业从事应用基础研究的积极动向。随着科学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基础研究的内涵不断丰富,应用基础研究成为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适应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快节奏和高频率,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长期以来,基础研究被认为是没有应用目的的研究。这不仅忽视了应用基础研究的客观存在,而且难以让企业加入到基础研究行列。近几十年来,基础研究强调纯科学和应用导向并重,也就是科学问题导向和市场需求导向并重,以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基础研究格局。应用基础研究不同于纯科学研究,在于后者是“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的研究。但是,虽无特定用途,但有一系列未来应用的可能方向;而应用基础研究则是具有比较确定的应用目的和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也不同于开发研究。开发研究通常是针对具体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展开。在科技型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中,加大应用基础研究的比重,已经成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中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最近也将其支持的项目分为四种类型,其中包括“聚焦前沿,独辟蹊径”和“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可见,应用需求对基础研究的牵引作用越来越明显,这种需求常常具有明确的应用目标,而不仅仅是未来的方向。例如,围绕新型疫苗、肿瘤免疫治疗、干细胞治疗、分子育种、植物抗逆、“双碳”目标、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人工智能(AI)、下一代互联网、各种新功能材料、冶炼超级钢、提高石油采收率等大量实际问题和目标所开展的应用基础研究。
加大企业基础研究投入
中国全社会基础研究投入占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的比重显著低于发达经济体。从统计数据上看,我国企业科技活动支出在全国R&D支出中占75%以上,但其中基础研究支出占比不到1%,这直接导致中国全社会基础研究支出占比过低,且和发达经济体占比形成很大的反差。
OECD数据显示,发达经济体的基础研究投入占R&D比重平均超过15%。主要经济体中,美国为15.16%、日本为12.5%、韩国为14.67%、英国为18.27%、法国为22.67%。经计算发现,2019年,这些经济体企业在本国基础研究支出中的贡献度多在30%以上——美国31.67%、日本47.83%、韩国58.25%、英国35.73%、法国 22.23%,显著高于中国的 3.8%(2020年,中国为6.8%)。中国企业的R&D经费投入总量很高,但其支出结构中绝大部分用于产品试验发展即开发研究。中国基础研究高度依赖政府财政资金,其全社会基础研究支出占R&D比重若要达到主要创新型经济体的水平,企业的R&D支出结构需作重大调整,即提升R&D的前端投入。
近年来,中国企业R&D经费有较快增长。2020年,中国企业R&D经费为1867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占全国R&D经费的比重达76.6%,对全国增长的贡献达77.9%。2021年,各类企业R&D经费21504.1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占全国R&D经费投入27956.3亿元的76.9%。但企业基础研究经费占全国R&D经费仅为0.5%。分产业部门看,高技术制造业R&D经费5684.6亿元,投入强度(与营业收入之比)为2.71%。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R&D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的行业大类有5个,分别是通用设备制造业的1119.1亿元,专用设备制造业的1035.4亿元,汽车制造业的1414.6亿元,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1818.1亿元,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3577.8亿元。
建设完善研究开发生态链
为了提高企业应用基础研究的效率,并使其与开发研究和产品量产有效整合,科技型企业要形成创新和产业生态。在生物学中,一个自然的生态系统是由一个群落的生物体相互作用及与环境的作用所构成的。借用到创新领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各个创新主体、创新环节和创新因素之间组成的,相互联系和依赖的生态链。这里的空间范围,可以是区域创新生态圈,也可以是企业创新生态圈。在企业创新生态圈中,一个最为重要的生态链,是从纯科学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到开发研究,再到产品(服务)量产的研究开发生产链。尽管目前从事纯科学研究的中国科技型企业并不多,但从趋势看,会有更多的科技型企业做纯科学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既会向下游连接开发研究,也会向上游对接纯科学研究。像华为这样的科技型企业,就有科学家在从事纯科学研究。纯科学研究的成果以某种概率影响着应用基础研究,成为驱动应用基础研究的策源性力量。
目前,我国科技型企业研究开发生态链建设的关键要素是人才,一方面是企业自身的人才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另一方面,是各级政府人才政策和环境的优化。在人才尤其是领军型人才的主导下,发现企业研究开发生态链的短板并加以完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各个研究环节的有效整合,进而提高研究开发的整体效率。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