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06月16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8]

每经热评|健康码只能用于防疫 乱赋红码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每经特约评论员 舒圣祥
  近段时间,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反映,多名面临“取款难”的郑州沟通村镇银行储户被赋红码。此事刚冲上热搜不久,同样是在河南,又有网友反映称,融创中永中原大观项目的部分业主被赋红码,甚至有业主的健康码在绿与红之间反复变化。据媒体报道,该项目已经停工8个月,面临烂尾风险。6月9日,业主还在信访局向有关领导汇报复工进度,寻求帮助,并且和刘局长约好6月13日要来继续跟进。可是到了6月12日,业主们就寸步难行,因为积极跟进的业主被赋了红码。
  在这些年的常态化防疫过程中,出现过很多防疫土政策,但无论多么奇葩,目的总归是为了防疫。而在河南,健康码显然已经不只是单纯的健康码,而是变味成了“管控码”。想让谁寸步难行,就给谁赋红码,“精准”而随意。无论是村镇银行的储户,还是停工项目的业主,他们无非只是想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已,想了解一下自己的钱何时能够取出来,想追问一下停工项目何时能够复工,然后就被有关方面赋了红码。
  河南某些地方媒体报道说,储户被赋红码是因为“程序员违规操作”。可是,当滥赋红码事件一再发生,让程序员背锅的这套说辞,恐怕经不起推敲。不是程序员违规,而是河南的健康码很可能“生病”了,健康码不再是以真实数据为基础形成的个人二维码。红码也不再是指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以及近14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人为操控下的健康码,已经严重变质。
  将健康码异化为管控码,其对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不容小觑。不仅有损疫情防控,亦有损政府形象,还有损法治威严。对疫情防控而言,滥赋红码本身是一种数据掺水的行为,让疫情防控失去了精准性。自此之后,一群人莫名其妙被赋红码了,似乎也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这难道不是疫情防控版的“狼来了”吗?动用如此糟糕的手段,阻却特定人群出行,相关部门还有何形象可言?更谈何法治?
  常态化疫情防控语境下,健康码直接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数据真实和信息安全,关系个人信息保护和公民隐私保护。健康码本该专用于疫情防控,针对某一特定人群赋红码,是对健康码重要防疫作用的恶意曲解。赋红码必须要有科学依据,不容任何人随意操控,更不能想赋就赋。当赋红码成为人为操控的工具,不再是专用于疫情防控,而是滥用于阻止特定人员出行,变味的健康码还如何得到人们的尊重和配合?
  如何杜绝健康码被滥用?笔者认为,首先要强化问责,没有依据乱赋红码,扰乱疫情防控、损害政府形象的,必须一查到底。其次,要严格赋红码程序,必须要有科学依据,否则谁赋红码谁负责。第三,应完善权力制衡机制,只赋红码却未采取相应防疫措施的,防疫部门要承担失职责任。第四,要完善举报监督通道,鼓励公众举报和舆论监督。
  必须明确的是,健康码只能用于防疫目的。赋红码必须严肃,不能随意,必须真实,不容虚假。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将赋红码作为特别手段,用于实现其他社会治理目标。滥赋红码应该被严肃问责,绝不能让权力任性,假“红码”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