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04月27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8]

促进社区自组织高效运行 探索公共危机治理新模式

每经特约评论员 王娟 贾明
  新冠疫情作为一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给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严峻挑战。社区是连接社会宏观结构和微观家庭、个体的重要桥梁,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在疫情大考中,社区成为防控战“疫”的“底线”,社区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为我国抗疫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疫情等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紧急性、不确定性和破坏性等特点,社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经常出现物质保障不到位、信息不对称、技术手段匮乏等各类突发状况。此时,社区防控迫切需要由被动走向主动,创新社区治理的手段和路径。“社区派递员”“医生驿站”“高温青年”等社区自组织应运而生,以其灵活、高效、协作的运作模式,拓宽了社区治理的渠道,成为社区战“疫”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社区自组织是社区志愿服务群体在没有物质激励和机构监督管理之下自发自愿为社会贡献行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简称《建议》)提出,要“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社区自组织在保障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打造韧性社区、防范和化解重大公共危机方面具有重要潜力。
  通过对部分城市社区在抗击疫情中的表现分析发现,目前社区防疫的志愿服务主要遵循“自上而下”的行动路径,即由行政主导方式推动。笔者认为,这种传统志愿服务模式在抗击疫情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社区作用的更好发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从社区层面来讲,“自上而下”的社区志愿服务模式在应对重大公共危机方面存在制度僵化、缺乏信息分享平台等问题。目前,很多志愿服务活动是通过“自上而下”推动的,行政化导向明显,社会活力不足。这种模式难以应对任务量骤增的疫情封控等突发状况,容易出现疫情防控中的“真空地带”。
  第二,从技术手段方面来讲,社区志愿服务缺乏具有公信力的信息共享平台,数据孤岛现象突出。近年来,尽管各地掀起了“智慧社区”的建设浪潮,但“智慧社区不智慧”等现象屡见不鲜。在实际志愿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社区缺乏信息共享机制,导致社区内部、外部志愿服务人员出现供给不匹配的情况。此外,由于数据平台之间未打通,疫情信息存在社区重复录入、居民重复填报等问题,加重了社区志愿者的工作负担。
  第三,从志愿者服务群体角度来讲,目前多数社区志愿服务团体是在街道办、居委会的领导下开展活动,导致目前志愿者服务队伍的主动性、自治性薄弱。此外,志愿者群体来源较为单一,主要为学生和老年人,缺乏高学历者和专业人士,导致志愿者服务群体参与疫情应对的能力不足。
  第四,从个体层面来讲,志愿者的基本权益保障和激励不足也是制约其参与疫情应对的重要因素。志愿者在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过程中面临着极大的健康风险,引发他们心理不安全感和消极情绪,从而降低了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此外,志愿服务是非营利性的公益行为,志愿者自身也常常遭遇质疑。这导致志愿者缺乏物质和精神激励,造成持续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不高。
  针对以上传统社区志愿者服务面临的关键问题,迫切需要创新志愿服务的模式和路径。不同于传统志愿服务管理方式,社区自组织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志愿服务运作模式,呈现多中心的控制手段,强调利益分享,具有共享的愿景,能够进行自我变革与自我学习。自组织并不等于无组织,只是这种组织的秩序不是预先设计的,而是自发形成的,其最终目标是提高效率、产生协同价值。社区自组织以多元化、灵活性和共享性的特点,能够帮助弥补传统志愿服务模式的不足,对于摆脱应急管理的滞后性和回应性束缚,打造韧性社区具有重要意义。
  为成功应对公共危机,建立常态化的社区防控共同体,笔者认为,亟需建立社区自组织,并促进其高效运行,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区需加大对自组织的支持力度,做好志愿服务应急预案,打造韧性社区。具体而言,社区需增强居民的社区共同体意识,发挥好沟通协调的作用,为自组织在进行危机治理方面提供相关培训和健康指导。同时,社区应在日常情况下通过制订应急预案和开展演练等方式,加强政府、社区与志愿服务自组织的沟通协作,做到“平战结合”。
  二是数字化赋能社区自组织治理,打造“智慧型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社区应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搭建便捷的数据分享系统和线上服务平台,与自组织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从而实现志愿服务精准化、智能化以及资源配置合理化的目标,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公共危机。
  三是志愿服务自组织内部需强调共创、共享和共治。一方面,社区自组织应弘扬“利他即利己”的共享价值观,引导公众将志愿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社区自组织在志愿者招募时应考虑成员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同理心,在人员配备方面遵循多样性、专业性和年龄结构均衡性原则,增强志愿者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四是完善志愿者激励机制。一方面,鼓励志愿者个体自主发起、设计和参与志愿服务项目,综合考虑社会需求和志愿者内在需求的匹配,以满足志愿者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自组织中关键群体的榜样引领作用,为志愿者提供外部激励。例如,借助媒体等力量对自组织中的关键群体进行表彰和宣传,引发公众的道德共鸣。社区可对志愿者的社区贡献予以认可和奖励,通过引导公众对志愿者表达感激、提供积极反馈等方式,激发社区自组织的活力。
  (作者单位系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新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