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04月27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7]

子公司商誉减值拖累业绩 安科生物去年增收不增利

生长激素粉针集采鏖战之下,公司又要布局新冠疫苗?

每经记者 许立波 每经编辑 魏官红
  在2021年前,生长激素称得上是最受资本追捧的医药细分赛道之一,在投资人看来,这门生意既迎合了不少家长存在的“身高焦虑”,销量不愁,同时拥有着堪比茅台的毛利率。
  但在过去的一年中,这一赛道接连遭遇“产品滥用质疑”和集采落地两大利空因素。以生长激素行业头部公司长春高新、安科生物为例,两者股价均在2021年5月达到历史高点,此后便一路下行。
  行业生变之际,安科生物方面突然传出要“跨界布局新冠疫苗”的消息。4月13日,安科生物公告称,拟与阿法纳就“新冠奥密克戎等突变株mRNA疫苗”进行合作;4月21日,安科生物公众号显示,公司新冠抗原试剂临床试验正式启动。
  生长激素业绩承压之下,跨界布局能否带来新的增长点?这一关键性问题仍待安科生物作答。
 
 公司净利润下滑
 
 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安科生物实现营收21.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47%;归母净利润为2.07亿元,同比下降42.4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92亿元,同比增长27.40%。
  针对2021年业绩增收不增利的原因,安科生物的解释是公司对子公司苏豪逸明、中德美联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3.23亿元,从而减少公司2021年度合并报表净利润约为3.23亿元,导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滑。
  年报称,目前安科生物形成了以生物医药为主轴,以中西药物和精准医疗为两翼的“一主两翼”发展格局,公司主要业务涵盖生物制品、核酸检测产品、多肽药物、现代中成药、化学合成药等产业领域。从财务数据上看,排在前列的两项业务“生物制品”与“中成药”分别实现收入12.95亿元、5.19亿元,对公司总营收的贡献率超过八成。
  公司生物制剂包含人生长激素和人干扰素两大类别,以重组人生长激素“安苏萌”为主,但对于市场最为关注的生长激素产品,安科生物并未在任何公开渠道详细披露其营收情况。
  就市场占有率而言,据天风证券2021年12月研报,2021年前三季度,金赛药业的生长激素样本医院销售占比达到75.82%,领先于排名第二的安科生物且优势明显。
  不过,安科生物2021年也在生长激素上取得多项突破:适应症方面,安苏萌在报告期内新增获批特发性矮小(ISS)和特纳综合征两项新适应症,其中特发性矮小适应症为国内首家获批,安苏萌也以8项获批的适应症让上市公司成为目前国内生长激素获批适应症最多的企业。产能方面,公司北区年产2000万支注射用人生长激素新增生产线已正式被批准生产。此外,为进一步提高患者依从性,满足临床和市场需求,安苏萌在原已获批上市的2种规格基础上,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新增2种规格:6IU/2mg/0.6ml/支和8IU/2.66mg/0.8ml/支。
 
 生长激素集采落地
 
 据了解,从生长激素的剂型来看,目前国内市场主要有粉针、水针和长效剂型三种类型。粉针依靠价格优势,拥有最多的患者群;水针价格较高,但在活性、抗体发生、安全性上都要优于粉针,目前市占率仍在不断提升;长效剂型由于进入市场较晚且治疗费用较高,其市场份额最低,最大优势在于仅需每周注射一次,用药便捷,因而长效剂型属于消费升级选项,市场大范围推广仍需时日。
  根据PDB样本医院销售数据库,2020年,金赛药业粉针、水针和长效剂型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37%、70.81%和0.94%,共计占生长激素市场的76.13%,其次是安科生物和联合赛尔等制造商,市场份额分别为12.48%和8.81%。安科生物则在粉针领域占据优势地位,目前占据国内粉针市场约44%的份额,联合赛尔和金赛药业粉针分别占据31%和16%的份额。而在长效剂型上,目前仅有长春高新的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上市销售,安科生物的PEG化长效水针三期临床试验早在2019年就已完成,但至今仍迟迟未能投产,目前仍处于申报生产的阶段。
  2022年3月10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公示广东联盟双氯芬酸等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第一批)拟中选/备选结果的通知,集采拟中选结果显示,相较于此前披露的最高有效申报价,金赛药业三个品规的粉针降幅最高,达到52.46%,安科生物降幅则为15.79%;水针方面,国内三大企业集体弃标、无一参与。
  此番集采结果对于安科生物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鉴于其占据国内粉针市场半壁江山的地位,公司并不依赖于集采所提供的增量市场,因而降价意愿不强;但对于金赛药业来说,其抢占粉针市场的野心则不言而喻,以仅约安科生物一半的价格换来了增量市场。
  不过,也有市场声音认为,按照前生长激素水针、粉针竞争格局,以及渠道分布、销售模式、医保占比等因素,生长激素国内短期竞争格局难以大变。安科生物也在4月13日的业绩交流会中称,针对集采,公司已结合市场、产品、价格、患者和股东利益,价格主动做了一定幅度的降价,综合集采区域、报量、价格等因素,目前公司销售模式和销售架构暂没有调整,但销售策略会不断优化。
 
 “跨界”布局新冠疫苗?
 
 集采浪潮袭来,行业逻辑悄然生变,此前曾贡献超高利润的生长激素不再是一条“一劳永逸”的黄金赛道,安科生物也需要开拓新的业绩增长点。
  年报显示,2021年安科生物研发费用为1.67亿元,同比增长29.34%。列明的研发项目主要有“注射用重组人HER2单克隆抗体”和“重组抗VEG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两项,其中,前者是国内第二个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申报上市品种,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有望在年内获批上市;后者也已完成第Ⅲ期临床入组工作,进入报产准备阶段。
  针对战略转型的问题,安科生物在业绩交流会上称,公司将继续深耕生物医药行业,聚焦主营产品,重视创新产品、创新技术的研发。聚焦主业,重点发展基因工程药物:以临床、市场为导向,不断优化、升级现有产品,加速推动已进入注册阶段的抗体药物,积极布局基因编辑、细胞免疫治疗等前沿技术,以精准医疗产业作为公司新的战略增长点,全面推动公司生物医药与精准医疗领域的共同发展。
  尽管安科生物在HER2、VEGF等生物药产品上进度发展顺利,预计上市后有望贡献较大业绩弹性,但公司在主业之外的部分“跨界”举动也引来了不小争议。
  4月13日,安科生物公告称,为积极响应和满足当前新冠疫情防控的需求,公司拟与阿法纳就“新冠奥密克戎等突变株mRNA疫苗”开展合作。
  就在公告发出后的次日,此次合作便引来深交所的关注,安科生物被要求结合主营业务,说明此次合作的具体方式,公司是否有疫苗产业化的相关资质与生产经验等。
  4月18日,安科生物回复深交所称,就与阿法纳的合作方式,公司前期参与完成部分中试样品的制备与检定工作,后续将合作完成符合GMP条件的临床样品的制备和检验。公司将合作完成后续生产线建设、疫苗产品上市许可申请、市场支持等相关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回复深交所关注函中,安科生物称“公司目前尚未取得疫苗生产许可证”且“目前公司未有疫苗生产经验”。
  安科生物表示,虽然目前公司未有疫苗生产经验,但是因为mRNA疫苗与公司目前生产的基因工程药物同属于生物制品,在产品产业化上具有一定的相通性,所以公司与阿法纳合作mRNA疫苗产品具有可行性。
  凭借“在产品产业化上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安科生物能否在mRNA疫苗领域解决技术壁垒?外界暂且不知。
  而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国内新冠疫苗产品已有5款获附条件批准上市,另有苏州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斯微(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珠海丽凡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石药集团有限公司、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在内的5家企业获批开展mRNA疫苗临床试验,在研发阶段,安科生物就将面临极为激烈的竞争。
  安科生物在回复函中称,即使本次合作的mRNA疫苗顺利获批上市,受国内外疫情的发展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该产品后续商业化存在不确定性。
  在mRNA疫苗的赛道中,既没有经验又没有许可证,还面临不少有着深厚疫苗研发基础的对手,安科生物依靠mRNA疫苗寻求业绩增长点的难度可想而知。
  4月21日,安科生物微信公众号表示,公司新冠抗原试剂临床试验正式启动,并称将加速推动临床工作进度,争分夺秒,争取早日取得注册批件。
  需要注意的是,截至发稿前,国家药监局已批准29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安科生物此举同样是选择了一个竞争白热化的领域,因此有投资者认为,安科生物一系列“跨界布局新冠概念”的操作是在“蹭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