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年12月22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2]

北交所西南区域首席代表范冠威:北交所已成为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聚集地

每经记者 王晶 每经编辑 魏官红
  12月20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21第十届中国上市公司高峰论坛周拉开序幕,论坛周以“科技创新 绿色发展”为主题。12月21日上午线上举行的2021中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论坛,以“寻找隐形冠军,拥抱时代机遇”为主题,探讨“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路径等话题。
  在论坛上,北交所西南区域首席代表范冠威以《携手北交所 共享新机遇》为主题发表演讲。范冠威介绍了北交所改革的背景和思路,分析了目前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结构,并重点讲解了北交所给中小企业带来的机遇。
 
 聚焦中小企业 探索新普惠金融之路
 
 中小企业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极其重要的微观主体,是中国经济的基本盘,而创新型中小企业更是重中之重。
  2021年9月,刘鹤副总理在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峰论坛上指出,“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进一步强调了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不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较难是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叠加疫情影响,中小企业面临着较大的挑战。而北交所的设立,则能够减缓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帮助其专注创新发展。
  “北交所是时隔30年,我国成立的第三家证券交易所,是专门为中小企业量身打造的专业化平台,是探索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普惠金融之路。”范冠威说道。在他看来,北交所与上交所、深交所在法律性质、市场功能和企业地位上,都是一样的。但与沪深交易所相比,北交所的服务对象更早、更小、更新,同时将构建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到北交所层层递进的市场结构。
  此外,北交所成立以来,陆续发布了一系列规则及制度。其中,更加灵活的上市规则、略有不同的交易规则(竞价交易涨跌幅限制为30%)、大幅降低的投资者门槛,以及无证券持仓要求的打新方面特色鲜明。
  范冠威在分享中表示,目前北交所已经成为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聚集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创新型行业集中,研发投入较高。“制造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合计占比84%,近三成属于战略新兴产业;2020年平均研发投入2527万元,平均研发强度4.22%;部分处于研发阶段、尚未盈利的企业进入北交所,充分体现了支持实体企业和促进科技创新的作用。”
  其次,产品或服务的专精特新特征明显。北交所上市公司多处于产业链细分支撑节点,成为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主体;支持补充和延伸产业链作用突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家。第三,质量突出,成长性好,发展后劲足。“82家北交所企业2020年平均营收6.4亿元,同比增长12%,净利润总计57.8亿元,平均净利润7421.4万元,同比增长22%。”
 
 发挥北交所 “龙头”撬动和“反哺”作用
 
 北交所的开市,对中小企业发展而言,意味着新机遇。掘金北交所,正成为市场各方热议的话题。
  对此,范冠威表示,下一步北交所的工作安排将紧紧围绕其定位——服务中小企业,牢牢把握关键词支持创新发展,始终坚持打造服务中小企业创新主阵地的方向,突出错位发展、特色发展。
  具体来看,“一方面,统筹新三板各层级的协调发展,发挥好北交所的‘龙头’撬动和‘反哺’作用,不断做活做强创新层和基础层;另一方面,加强与沪深交易所区域性股权市场的互联互通,加快完善服务中小企业的全链条制度体系,形成层层递进的中小企业成长路径和良好的多层次市场生态,不断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
  范冠威表示,未来北交所的工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更加包容,让创新型中小企业来得更便捷、更顺畅,扩大服务覆盖面;第二、更加精准,聚焦创新型中小企业在融资、人才引进、资源整合等方面的痛点难点,优化针对性制度安排,提升企业获得感;第三、更加创新。在遵循交易所建设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融资方式、交易产品和工具创新,便利投融资对接;第四,更具活力,汇聚各方政策,拓宽市场范围,挖掘市场深度,引入多元资金,培育特色中介,完善投资者适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