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年12月22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2]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保住中小企业,就护住经济社会稳定基本盘

每经记者 吴泽鹏 每经编辑 宋思艰
  12月20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21第十届中国上市公司高峰论坛周拉开序幕,论坛周以“科技创新 绿色发展”为主题。12月21日上午举行的2021中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论坛,以“寻找隐形冠军,拥抱时代机遇”为主题,探讨“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路径等话题。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在论坛上作了题为“以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夯实2022年稳中有进的基础”的主旨演讲。朱宏任指出:“专精特新”企业具有比其他中小企业更强的抗击冲击的能力。同时,这些企业也存在技术迭代快、资金消耗大、经营不确定性高等显著特点,因此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哺育与支持。
 
 “专精特新”抗冲击力更强
 
 朱宏任指出,中小企业不仅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而且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
  “但也应看到中小企业在当前经济下行波动的情况下,承受着比大企业更多的压力与挑战。”朱宏任分析称,今年以来,经济运行在总体态势平稳的情况下,需要应对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除了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国内洪涝灾害、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电力煤炭一度供应紧张等,这些影响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交织叠加,一部分问题超出预期。
  朱宏任分析称,中小企业规模体量有限,大多处在产业链下游,由于缺乏足够的市场驾驭能力和产能过剩等原因,面对上游能源与原材料的大幅涨价,难以通过涨价来消化增加的成本,一些中小企业生存困难甚至难以为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一方面,中小企业承担着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近10年来,中小企业也有了快速发展,为提供就业岗位作出了较大贡献。朱宏任援引资料介绍,2011年至现在,中小企业由890万户增长到4550万户,成为4亿多就业人员的主体。
  因此,朱宏任指出,中小企业动荡不安,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保住了中小企业,就是护住经济社会稳定的基本盘面。”
  其中,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是抗击困难的生力军,是发展经济的重要着力点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在宏观经济运行出现较大幅度波动的时候,有一类中小企业往往具有比其他中小企业更强的抗击冲击的能力。尽管这些企业可能分属不同的行业和地区,但都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共同特点,即‘专精特新’。”朱宏任如是说道。
 
 “专精特新”需资本助推器
 
 那么,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的当下,又应该如何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进一步发展?
  朱宏任指出,“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强调“专精特新”就是要鼓励创新。我国经济发展到当前这个阶段,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影响生存制约发展的大问题。不仅需要一批大企业,以更大投入更多力量投入创新活动,引领创新发展,而且需要大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连接断点,疏通堵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最大限度解决卡脖子难题。
  朱宏任也提到了刚开市的北交所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助推作用,他表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哺育与支持,北交所是完善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环节。
  朱宏任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显著特点是技术迭代快,资金消耗大,经营不确定性高,仅靠企业自身积累和间接融资难以满足需求。因此,要利用好已有的市场基础制度,发挥出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等支持创新的功能,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提供定制式服务。
  “确保资本市场发展蹄疾步稳,为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趁势发展提供丰厚的资本土壤,夯实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的基础。”朱宏任同时提示,发挥资本市场枢纽作用还需要在加强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的同时,提升上市企业守法合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