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年02月02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7]

制定人类发展指数评价体系 弥补GDP指标不足,促进高质量发展

每经特约评论员 陈宪(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嘉华教授)
  每年1月份是过去一年经济数据纷纷出炉的时候。前几年,在这个时候,哪些省份进了GDP万亿元俱乐部是一个焦点;这两年,哪些城市进了GDP万亿元行列,又成为热点。日前有报道称,2020年又有六个城市——泉州、合肥、福州、南通、西安和济南,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万亿元。近年来,关于淡化GDP的呼吁不可谓不多,但GDP在中国似有魔力,总是变着法子受到追捧。
  对此,笔者有一个想法:可否做一个中国城市的“人类发展指数”排行榜,重排一下它们的座次?
  人类发展指数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自1990年起开始编制的,被广泛用于测度和比较各国的相对人类发展水平,作为弥补GDP指标局限性的一个重要补充。这个指数的理论来源是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提出的与传统功利主义相反的社会发展观,他“在重大经济学问题讨论中重建了伦理层面”。该指数由三个分项指数:预期寿命指数、教育指数和人均GDP指数组成,最后按简单平均得到指数值。三个分项指数共有四个指标,即出生时预期寿命;教育指数有两个指标:成人识字率和综合毛入学率(权重分别为2/3和1/3);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人均GDP反映一国或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基础;教育是人类发展之本,其重要性自不待言;预期寿命则是一个信息量极大的指标,居民安全、营养、医疗和环境等因素,都可以通过这个指标得以综合体现。
  在《2019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口与就业”一节,可查到“全市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3.66岁。其中,男性81.27岁,女性86.14岁。”本来,如果要全面反映上海市民的平均期望寿命,应该是全部常住人口(包括户籍和非户籍常住人口)的平均期望寿命,但这在现有户籍和人口统计制度下是做不到的,非户籍常住人口因死亡注销户籍并不在常住地,而是在户籍所在地。也就是说,在我国目前的户籍制度下,一个城市无法得到全体居民平均期望寿命数据。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户籍制度该进一步深化改革了。
  那我们能否退而求其次,用户籍人口这个大样本来反映城市的平均预期寿命呢?结果是同样做不到。在其他三个一线城市2019年的统计公报中,都没有找到类似上海的户籍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数据。为此,笔者请教了上海市统计局的专家。得到的答复是,平均期望寿命不是国家要求上报的数据,原本也仅限于城市统计中一个预测分析数据,所以,没有渠道能够找到相关城市的这个数据。各城市自行在做的这方面数据工作,也参差不齐,收集起来比较麻烦。
  因此,我们在收集第一个指标——各城市平均期望寿命的数据时,就遇到了无法克服的障碍,致使这一想法不得不被放弃。我想,我和其他学者一样,常会因为数据而不得不放弃有价值的研究工作。我们承认,多年来,我国的统计制度和统计数据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完善,但是,距离社会各有关方面的期待还有差距。希望各级统计部门能够上下配合,继续关切诸如平均预期寿命这类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数据建设。
  任何指标都有其特定的功用,就像GDP,它是一个主要用于反映各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产出规模的指标。如果你想让它反映其他更多的问题,甚至用它作为考核评价指标,那就势必产生我们已经看到的误导和乱象。其实,除联合国创建人类发展指数以弥补GDP之不足外,还有从生态环境角度,正在研究中的绿色GDP;从收入分配角度的基尼系数;从发展潜力角度,已经实施的研究开发资本化核算,都是对以GDP为核心的国民核算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我们试图计算城市的“人类发展指数”,也是为了使社会各界都更加关注那些末端的,反映发展质量、民生质量的指标。
  最后,我们建议,国家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研制诸如人类发展指数这样的评价体系,把各级地方政府从GDP大战中彻底解放出来,进而将更多的资源、精力用于关注创新、提升民生的高质量发展上来,以全面实现“十四五”规划(建议稿)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