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专访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陆铭:“十四五”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应尽快建立跨区域规划协调机制
每经记者 朱玫洁 每经编辑 杨欢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提出,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继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三大增长极之后,中国西部正式启动建设新增长极。
如今时隔一年,站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当应发挥怎样的作用?下一个五年,又将着力解决哪些问题?就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陆铭。
从直接招商引资到“服务”招商引资
NBD:对于成渝双城都市圈而言,当下经济发展是否到了政府要转变职能的阶段?
陆铭:如果政府的角色、职责仍然是招商引资的功能,这样的发展模式不变,产业上的同质化竞争就很难化解。比如说两个地方政府坐下来谈分工,最后的结果是没人愿意分工的,你要汽车我也要汽车,你要旅游我也要旅游,你要文化我也要文化。
我认为现在这个事情的解决要结合政府功能的转变。所谓这种功能转变是什么?就是政府更多从直接招商引资,变成创造招商引资的条件和改善营商环境。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两地政府从竞争走向合作。当成渝合作考虑的对象不是两城之间竞争,而是在国内对标先进,找发展差距,这时就该抱团取暖,在构建双城经常圈过程中发挥规模经济优势。
比如说在长三角内部,一座城市想要举办区域性或是全国性的论坛展会,在一体化的基础上是很容易做到的,但如果到了西部,成都和重庆各办各的就很难,是不是可以搞一个比如说西部论坛或展会,两个一起做,或者今年放成都,明年放重庆。我觉得当政府去做这些服务于招商引资,而不是做直接招商引资的工作时,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站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层面,一方面面向全球化,一方面作为中国经济“第四极”,让两个城市走向所谓的“双城合作”,而不是竞争的模式,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这种事情越早提出越好。往后,坦率讲长三角现在都在讲一体化了,上海都要打破与其他地方的边界了,如果重庆和成都这一波赶不上的话,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NBD:成都和重庆发展阶段类似,甚至支柱产业有重叠的部分,如何理解这两座城市的竞争与合作?
陆铭:就产业链和工业集聚的发展趋势来看,在产业集群里面,龙头企业非常重要的。如果现在有两家龙头企业,一家选在重庆,一家选在成都,然后各自让自己配套的企业在周围集聚,我觉得没问题。西部有两个制造汽车的城市没有问题,但如果只有一家企业做汽车,必须要在重庆和成都选一个的话,比较良性的状态,就是其中一个城市专门做汽车,另外一个就做别的,分工自然形成,而这个过程其实是企业主导,像上海嘉定有一汽大众,而临港来了特斯拉。临港的特斯拉带来了很多上游的配套企业,所以上海就是半径100公里不到的范围之内,有两个汽车生产中心,这不就跟重庆和成都的关系是差不多的吗?
但是这个事情基本上是市场主导的,政府的作用只是在特斯拉落地的时候,因为青浦的土地管制比较紧,而临港新城土地管制相对较松且接近于港口,特斯拉要面向出口,一谈就到那落地了。这才叫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政府更好发挥作用。但如果说现在有一汽、上汽和特斯拉同时在选址,然后各区政府再去抢,你抢特斯拉我抢上汽,那就不一定了,这两家企业要待在一起还是分开,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政府不能硬来。
原来传统的模式我们都知道,所谓熟悉的配方,你免税我也免税,你补贴我补贴,这其实是双输的格局。发展的思维方式要转变,政府让企业更多的在选址方面有自己的灵活性,反而有助于形成双城之间的相互协调和分工。
成渝两地也有各自的特点——重庆更加带有重化工业的发展结构,成都这方面相对弱一点。但反过来讲,成都的大学资源,包括一些文体产业,比如说动漫、文创等方面比较有作为的。
所以我想今天的产业格局,从一个角度来讲是存在重合的现象。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如果真的稍微放手市场一点,其实可能未来就会走向分工。如果今天不放手,反而就会导致恶性竞争的情况。
所以我的意见是政府应该做的事一起去做,比如说成渝在招商引资过程当中有统一的税收,在土地方面有统一的规划,还有交通基建等内外联通做好,其他的事情我觉得稍微放松,反而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两翼不振”是经济发展的传统理解
NBD:坊间常说的成瀹存在“一城独大”的现象,这在未来发展中需要被改善吗?
陆铭:在中国对于城市的理解,都还没有讲明白。成都,还有上海、北京这样的城市,是个行政管辖范围,但它其实不是“一个”城市,而是一个都市圈,中心城区当人口增长容纳不下时,就开始带动周边郊区和邻近中小城市的发展,然后成为一个都市圈。
在国际上,大城市发展成都市圈是普遍存在的经济规律,是中心城区带动其他中小城市发展的模式。而到了中国,这些地方都被界定在一个地级市或直辖市范围之内,所以看起来“一城独大”,但其实它是很多个城市的组合。就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问题,成都自己要长大,重庆自己也要长大,进而带动周边发展。
但是成都、重庆这两个地方地理上非常临近,应该说是“又不够近,又不够远”。如果再远一点,比如成都和西安,也就没有双城经济圈的问题了。如果再近一点,比如就三五十公里,那就连成一片了。
那么怎么办?就是增强连通性,来促进它的物流、人流、信息流,然后逐渐在双城经济圈里面形成两个共同重要的双城格局,但是相互又有分工和协调的发展机制,像最近在“十四五”规划期间,我注意到,比如说成渝之间有更多的协调,比如规划上的相互沟通。
NBD:在成渝和周边城市的关系中,还有常说“双核独大,两翼不振”,如何理解?
陆铭:其实双城经济圈所形成的双核很强,人口和产业密度呈现梯度下降是非常正常的。所谓“两翼不振”,本身反映的是我们对于经济发展的传统理解。制造业和服务业大量集中在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区,制造业在哪里,人口就往那里集中。这时,所谓两翼的“振”靠什么?我一直在强调要看人均,(重庆成都之外的人少了以后)这个地方慢慢搞农业变成大农场,或者搞旅游,产值上升人口又少,人均就提高了。
中心城区集中制造和服务业,外围就可以提供旅游等休闲产业,中心城区的人累了,到周边一小时车程的地方去休闲,还可以承担一些会展、居住等等产业。但是不要把工业园造的每个地方都是,所以“两翼不振”这概念本身就需要去检讨,这是传统的最大化本地经济规模的思维方式。未来,不同的地区应更注重人均差距的缩小,而不是总量差距。
NBD:总结一下,您认为“十四五”期间,成渝双城经济圈最应该去着力解决的东西是什么?
陆铭:第一个,就是硬件,应该要再进一步加强连通性。我最近在看一个车流数据,放在全国比较,成渝间的车流往来不是很多,所以要进一步加强连通性,从人流、物流、车流、信息流增强。第二个,我觉得软件上要建一个跨地域的规划和协调机制。如果只是普通的联席会议的话是不够的。要非常清楚地落实到很具体的问题。比如成渝未来会承载多少人口?要有多少产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两个城市之间的轨道交通怎么建、每个城市单体内部的地铁怎么建等。
最后,人口流动能不能做到?别的先不说,成都和重庆间应户籍互认。比如我在成都要去重庆投资,孩子上学问题能解决吗?如果做到了,才叫真正的双城经济圈。如果等到别人都一体化了,你维持原样,差距就拉开了。珠三角(特别是广州)已在探索城市群内落户异地累计年限互认了,别人在制度上走一步,你要走两步,你比他还超前,才可以缩小差距,否则只会差距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