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年06月24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1]

北斗一飞冲天 2400亿市场有待应用拓展

每经记者 李少婷 每经编辑 吴永久
  6月23日9点43分04秒,我国自主研制的卫星定位系统“北斗”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升空,“后北斗时代”从此开启。
  “我们已经让北斗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卫星导航系统,接下来就是怎么让北斗好用。”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今年1月表示。
  从建设北斗到应用北斗,新的征程开始了。北斗产业链企业、高精度时空服务平台千寻位置CEO陈金培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将北斗比作电,就像各类电器的出现成就了电,作为底层时空技术,北斗的成功也将体现在其应用的繁荣上。
  为珠穆朗玛峰量身高、给武汉的医疗废弃物画路线图……北斗正扩大其应用边界。据《2019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预测,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其中北斗市场产值约为2400亿元。目前,已经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智能手机接入了北斗服务。《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技术已不再是北斗产业发展的最高门槛,北斗的应用空间只受想象力限制。不过,北斗产业的发展并非“由A即可推知B”的简单逻辑,摸索的过程是无法跳跃的。
 
 从区域系统走向全球系统
 
 在江苏的一片2000亩的水产养殖基地里,总共有23个工人,年龄最小的65岁,其余的都在70岁以上,整体高龄化亦是我国水产养殖工人年龄结构的现状。
  “10年之后谁来做水产养殖?一定是靠机器。”泰州珈沣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创始人张乐创业三次,将公司从上海搬到江苏,基于北斗+GPS技术开发了亚米级定位的无人投饵船,实现按照预设路径自主航行,定时定量精准投喂,节省人力的同时也可以降低饵料沉底的污染。
  农业、交通等是目前北斗技术参与较多的领域。正如张乐所开发的项目,大部分北斗应用目前采用与GPS兼容的双频模式,作为“后来者”,兼容也是北斗在全球发展的路径。北斗系统共有三代,对应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三个阶段: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随着第55颗北斗卫星入轨,一个可以提供全球服务的定位导航系统正式面世。
  从北斗二号区域系统发展到北斗三号全球系统,不仅仅体现在服务范围的扩大、服务性能的提升等方面,这些都是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北斗三号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兼容和互操作方面,这是质的变化。
  由于采用了新的频点、新的信号,北斗三号实现了与GPS、Galileo的兼容与互操作,真正融入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大家庭,为北斗走向世界、服务全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兼容与互操作还可以降低多系统卫星导航接收机芯片的复杂度,从而进一步降低接收机芯片的功耗和成本,简单来说,能够在基本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性能,非常有利于产业发展和市场拓展。
  “对于最常见的多系统单频接收机来说,北斗与其他系统的兼容与互操作意味着把以前的‘三频’变成了真正的单频接收机,基本上可以认为只需用以前三分之一的成本就能实现更好的服务性能。”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陆明泉教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目前国内厂商的部分北斗芯片成本已经在一美元以下。
  低廉的成本是大范围推广的基础。以无人投饵船为例,其消费群体是渔民,因此性价比、可靠性和易用性就是开发的标准。无人投饵船不仅要保证性能发挥,以“傻瓜式”操作配合高年龄群体对智能产品的接受程度,更要帮助渔民省钱赚钱,否则无论如何先进,都无法推向市场。
  “北斗想要发展起来非常简单,精度变高,成本降低。而不论是哪个行业,成本足够低都需要量足够大,即使是最先进的技术,比如导弹,如果只造两枚导弹也便宜不了,民用市场的量够大,每个消费者都要用,但问题在于‘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笔笔发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视听介绍,北斗通讯的应用成本包含硬件成本和使用成本(服务费),服务费多按年计算,需要综合评定成本承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