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年02月17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1]

中国疾控中心答每经记者问:各地根据情况选用红外设备监测体温

每经记者 周程程 每经编辑 陈 旭
  2月1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举行发布会,就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回应。
 
 红外设备相对安全便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在火车站、写字楼、高速公路路口等地已经开始使用红外热成像测温仪等设备,可以减少人力成本。对此,记者在发布会上提问:“该类设备能准确判断人是否发烧吗?下一步有没有全国普遍推广使用的打算?”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对此回应表示,体温筛检是这次疫情中对可疑病例进行筛查和排查的一个手段。根据相关的资料可以看到,红外热成像体温仪跟传统的体温计或者额温枪这类测量设备相比,能够在较远距离实现监测,在非接触的情况下对多目标同时进行体温监测,这样的话可以规避大规模体温监测造成的人员滞留,可以减少人员接触,应该说对降低疾病传播风险有一定好处,相对安全便捷,是在公共场所甄别发热人群的一种方式。
  冯录召同时强调,但这一方式的精确性会受到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建议各地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随着越来越多返程复工人员回到自己居住的小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是,对于出现疑似或确认病例的小区,是否全都需要封闭管理?这些小区的居民是否都属于密切接触者?
  对此,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周宇辉表示,对出现病例或者流行病学史明确的、规模较小的聚集性疫情,需对病例实施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于出现社区传播疫情,必要时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限制人员的出入。”
  冯录召表示,“小区居民是不是判定为密切接触者,要根据是否与病例接触,接触的方式、接触的时长、接触的场所等综合判定,不应该把全小区的人员都作为密切接触者。”
 
 调配物资要向基层倾斜
 
 此次疫情防控中,基层医疗机构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但遇到的问题也不可忽视。
  有记者在发布会上提问:“近期有媒体报道,由于医疗物资的紧缺,社区医生的口罩常常一戴就是好几天,都没有替换的。而且在没有医用口罩的情况下,只能用一些普通口罩来代替,社区人手也不足。他们对新冠肺炎诊疗的水平可能也不够,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和解决?”
  对此,国家卫健委基层司副司长诸宏明回应表示,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承担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任务,患者按照“四集中”的原则,集中到定点医院去收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是做好排查,及时发现、隔离、报告、转诊病人或者疑似患者。
  诸宏明表示,上述问题也的确存在。一方面,已经通过联防联控机制,协调各部门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物资的调配。另外,也要求各地在调配物资的时候要向一线、向基层倾斜。对于人手短缺问题,要加强人力调配,通过医联体、医共体的形式,由上级医院来调配人力资源。
  诸宏明还表示,为了提高基层的能力,开展了相关培训,从国家层面上来讲,通过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网络设置了专门的培训栏目,而且是全开放、全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