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年12月31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5]

每经专访诺奖得主汉森:中国经济越来越开放 总体来说利大于弊

每经记者 边万莉 每经编辑 刘 野
  近日,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芝加哥大学贝克尔-弗里德曼经济研究所(Becker Friedman Institute)举办的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研讨会上,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芝加哥大学大卫·洛克菲勒杰出服务讲席教授拉尔斯·彼得·汉森(Lars Peter Hansen)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
  汉森表示,中国经济现在越来越开放,尤其是在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对外投资等领域。他觉得这是非常好的政策和目标,希望可以在相应的领域发挥作用。虽然中国的经济足以为调整带来更多的缓冲,但开放之后肯定会有更多外来的不确定性因素进入中国市场。不过,总体来说这样做是利大于弊的。
 
 改革能促进经济增长
 
 今年7月,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在深入研究评估的基础上,推出了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包括鼓励境外金融机构参与设立、投资入股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放宽外资保险公司准入条件,取消30年经营年限要求;允许外资机构获得银行间债券市场A类主承销牌照;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等。
  然而,市场上也出现一些担忧的声音:中国加大金融开放是否会威胁中国金融安全与稳定?如何才能在对外开放和金融稳定、宏观稳定之间寻求平衡呢?
  对此,汉森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有意思的问题。首先我要申明一点,我只了解宏观层面中国改革的一些内容,对具体细节并不熟悉,但是我确实看到中国经济现在越来越开放,尤其是在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对外投资等领域。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政策和目标,希望可以在相应的领域发挥作用。”
  “开放不一定会造成不稳定”,汉森认为,这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对外国投资者更加开放,能够更好地分摊市场上的风险,而且大家能够更好地抵御并且应对不确定性,企业也能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些改革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汉森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虽然中国的经济足以为调整带来更多的缓冲,但开放之后肯定会有更多外来的不确定性因素进入中国市场。不过,总体来说这样做是利大于弊的,而且他非常高兴中国政府能够采取这样的改革。
  此外,汉森还表示:“到我这个年龄,能够到中国实地考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看到那么多开发、应用技术的人在统计学、经济学还有金融领域做出贡献,让这里有了这样大的发展。”
 
 尽可能研究不确定性
 
 据了解,汉森是动态经济学方面的重要专家,借助宏观经济学、金融学和统计学的方法,他长期奋斗在经济思维和建模的研究前沿。在经济主体如何应对不断变化和充满风险的环境方面,汉森做出了许多卓越贡献。他为发展旨在探索宏观经济指标与金融市场资产之间相互联系的统计方法付出了很多努力,这些方法已广泛用于当今金融经济学的实证研究中。
  近期,汉森的工作集中在不确定性及其与宏观经济中长期风险的关系,解释经济和金融数据,并揭示政策选择的长期重要性。汉森教授、萨金特教授及其合作者最近在研究不确定性难以量化的环境中对经济决策建模的方法,他们探讨了金融市场模型的重要性,并描述了经济行为体信念脆弱的环境。
  “从统计学家的角度来看,我们主要研究如何解读、理清数据”,汉森向记者介绍道,当今这个世界其实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要尝试解决这些问题,他觉得是非常困难的。即便如此,他们也要进行经济分析。很多人在做经济分析的时候,可能会简化一些情况,但是他觉得去探索这些复杂性实际上很重要。
  他进一步指出,作为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他们试图为个人、群体、企业、商业建模,这些经济主体会作出各种各样的决定,他们必须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才能够作出明智的决定,来应对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他们在建模的时候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希望能够去理解这些市场波动,同时给出新的解读。
  汉森表示,“政策决策者也是如此,在政策制定的时候,可以影响政策的经济学家经常会假装自己知道所有答案,但是事实上他们并不知道。所以一种更明智的政策决定方式是尽可能地去研究这些不确定性,然后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如何克服这些不确定性,正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