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年12月27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6]

亚洲经济一体化是中国的“护城河”

□ 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王涵
 
 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经贸开放,推动中国进一步参与到全球经济、特别是亚洲周边国家的经济中。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亚洲经济的一体化,相当于给中国提供了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筹码,降低了贸易摩擦对中国的冲击,是中国经济的“护城河”。中国继续扩大对外经贸开放,进一步加强同全球其他地区的经贸联系,会进一步降低贸易摩擦带来的冲击,巩固中国经济的“护城河”。
  说起中国经济,当前难以回避的一个话题就是中美贸易摩擦。从经济数据来看,自去年中美贸易摩擦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速还是受到了一些拖累。很多人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美贸易摩擦来跟当前的中美贸易摩擦对比,因为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从长远一些来看,大家可能担心中国会不会出现类似日本的情况,因为日本在当时出现了产业空心化、资产泡沫以及后面的经济低迷等问题。
 
 中国已深度融入全球经贸
 
 我们首先从日本和德国说起。战后,日本、德国的经济都增长迅速,发展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与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类似,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德国都遭遇过贸易摩擦问题。在日美贸易摩擦的同时,德国也遭受到了一些来自美国的贸易摩擦,比如1985年的广场协议,也要求德国马克升值。
  但两国此后的发展却有很大不同。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贸易顺差与GDP的比值持续回落,而德国贸易顺差与GDP的比值则是上升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贸易顺差的构成,日本的贸易顺差当时过多依赖美国,因而当日美贸易摩擦爆发之后,日本经济缺乏缓冲;而德国贸易顺差中主要是对欧盟内部的顺差,对美顺差占比大幅低于日本。比如,1985年,日本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美国,对美贸易顺差占比高达87%;德国对欧盟其他国家顺差占比约68%。所以,当对美顺差受到冲击时,日本贸易顺差也就不可避免收窄,而德国则通过对欧盟内部的顺差抵消了对美顺差的冲击。
  从这里可以看到欧洲一体化给当时的德国带来的优势:在面对美国的贸易摩擦时,德国通过加强欧洲内部的经贸交流来对冲掉了与美国贸易摩擦的冲击,相当于通过欧洲一体化构建了自己的“护城河”。从这里可以看到经济“护城河”在应对贸易摩擦中的重要性。那么对于当前的中国,是否有足够深的“护城河”呢?
  简单来说,中国已有“护城河”,这得益于两个因素:一方面,中国已深入参与到全球经济贸易中;另一方面,亚洲经济一体化已初步形成。
  中国已经发展为全球贸易网络中的“系统性重要节点”。2000年以来,中国加入WTO,深深融入到全球经济中,在全球经贸一体化的推动下,全球贸易网络结构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00年,全球贸易网络中最重要的地区是美国、德国和日本,其他地区按照贸易量和贸易关系,大体归属于这3个地区,共同构成3个集群。当时中国位于日本集群,而且日本集群更多附属于美国集群。
  但到2016年,全球贸易网络已转变为分别以中国、美国、德国为首的3个集群,而且集群内部之间以及集群之间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紧密。对比2000年和2016年,可以看出2个重要的变化:1,中国在全球贸易网络结构中已经成为影响最大的经济体;2,全球贸易联系已变得更加紧密。
 
 亚洲经济内循环已经形成
 
 亚洲经济内循环已经形成,而且中国在其中有重要影响。中国在全球贸易网络中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亚洲内部各地区之间、特别是中国跟亚洲其他地区经贸联系更加紧密。而亚洲经济一体化,相当于构建了中国经济的“护城河”。
  第一,工厂外部依存度方面,亚洲内部之间这一指标高达0.58。这里看的是工厂进口零部件的地区分布占比,用的是博鳌亚洲论坛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2019年度报告中的数据,分析经济体之间的零部件贸易份额,选取SITC第6、第7、第8部门中主要的22种零部件产品。研究发现,中国内地在亚洲其他地区的工厂外部依存度中份额都较高,比如在日本、韩国可以高达0.3以上,在越南、印尼也有0.25~0.26。
  同时,亚洲地区整体上的工厂外部依存度,对亚洲内部可以到0.58,像泰国、印尼等对亚洲内部的依存度甚至到了0.7以上。工厂外部依存度数据指向亚洲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第二,中国在亚洲各经济体出口增加值海外依存度中占有重要地位。制造业出口商品的增加值,一部分来自本经济体,另一部分来自其他经济体,通过进口的方式传导到出口增加值上。博鳌亚洲论坛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2019年度报告中,使用亚洲开发银行WIOD数据库以及出口增加值分解模型,分析经济体制造业出口中增加值的来源,给出了出口海外增加值依存度的数据。
  可以看到,亚洲各经济体的制造业出口国外增加值比率大体处于10%~30%区间(新加坡、中国香港比较特殊),而且来自亚洲内部的部分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国外增加值中,中国在亚洲内部经济体中的排序几乎都位列第一位,显示出中国在亚洲经济的内循环中发挥了重要影响。
  第三,中国资本逐步加大在东盟的投资力度,影响力正接近发达经济体。从东盟FDI(国外直接投资)的来源情况来看,2015年以来中国明显加大了对东盟的投资力度。中国在2015~2018年东盟FDI中占比9.1%,已经接近日本(10.4%)以及欧盟(9.6%)在东盟的投资力度。而美国曾经是东盟最大资金来源方,但最近几年中国在快速追赶。
  第四,经济上关系的加强延伸到了政治外交上,更多亚洲国家在外交上倾向于加强同中国的联系。今年以来,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亚洲多国领导人仍明确表示了跟中国的友好关系,比如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日本等多国领导人在不同场合都有表态,这保证了中国周边环境的稳定。
 
 做好自己的事是改革和开放
 
 亚洲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深化,类似于上世纪80年代的欧洲之于德国,对于中国经济相当于是“护城河”,可以有效减弱贸易摩擦对中国的冲击。
  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一体化是一方面,同时,中国也在金融、资本市场方面加大开放、推进改革,全方位加深同全球的联系,诸如金融开放11条、全面取消QFII和RQFII额度限制、全面取消在华外资金融机构业务范围限制等。
  资本市场制度改革方面,从上市公司和资金两端推动资本市场建设。资金端主要在于引入“长钱”,包括养老金体系的完善以及加快开放引入外资。上市公司方面,主要在于上市交易股票制度的改革,包括科创板的推出和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进一步提高二级市场的定价能力,更有效的定价体系才能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金融方面,主要是加强同全球的沟通,这同样有助于巩固中国经济的“护城河”。
  “做好自己的事”,就是改革和开放。贸易摩擦这个外部冲击带来的更多是中长期的变化。
  从中长期来看,中国受到冲击更重要的原因是内部的问题,也就是老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弊端逐渐显露出来:杠杆率偏高、市场化程度不够等。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困境,还是需要中国加快改革和开放,来更好解决内部问题,进而改善外部环境。政府所强调的“做好自己的事”,其实就是改革和开放。2019年8月以来,政府明显加大了改革和开放的力度,比如设立上海自贸区临港片区、建设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LPR改革等,力图通过释放改革红利和开放红利,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进而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