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财政政策加力增效 一季度收支变化与经济运行吻合
每经记者 张钟尹 每经编辑 陈 星
近日,一季度经济数据陆续公布,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好于预期,开局良好。
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哪些?一季度财政数据又有什么特点?当前减税降费效果如何?怎么平衡财政收支?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专家解读当前财政政策。
财政收支较为平稳
政治局会议强调,做好全年经济工作,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中求进、突出主线、守住底线、把握好度。
把握好度,宏观政策要立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质的提升,更加注重激发市场活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
积极财政政策加力增效有多个方面,如减税降费、增加支出、扩大发债等。
今年一季度,全国财政收支运行总体平稳。从主要税种收入情况来看,减税效应已经显现,相关税收增速出现放缓。
一季度,全国税收收入同比增长5.4%,增幅同比回落11.9个百分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涉及小微企业税收等普惠性减税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表示,一季度财政收入增长态势较好,从结构上看呈现几大变化,直接税增长率相对较快,企业利润率增速有所下滑,个人所得税出现下降。这体现了中国经济的调整成效。财政收支变化与经济运行相吻合。一季度经济数据表明中国经济运行平稳,财政收入支出也较为平稳,预期的功效在有效发挥。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从财政政策在年初的落实情况看,有效地落实了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对稳定经济预期起到了较为明显的作用。财政政策主要的着力点包括减税、增加专项债额度、提高赤字规模、加快资金拨付等,在上半年已经逐渐被市场充分预期,如果财政政策进一步发力,可能要等到下半年,并根据二季度经济走势相机决策。
减税政策影响收入增速回落
减税降费是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2019年税收工作的主题。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税务部门组织税收收入41637亿元(已扣减出口退税),增长6.1%,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11.7个百分点,减税政策影响收入增速回落明显。
税收监测数据显示,全国重点税源企业信心指数止落回升,从2018年四季度的121.16上扬至2019年一季度的125.23,回升了4个点,显示企业投资意愿增强,预示二季度企业生产经营将呈向好态势。
同时,3月份的PMI也显示出市场的信心。制造业PMI为51.5%,高于上月1.2个百分点,升至一季度高点,表明制造业扩张提速,呈现稳中有升态势。
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今年新实施的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地方“六税两费”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征50%,一季度地方“六税两费”收入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7.2个百分点。
今年1月,国家出台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措施,对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同时,大幅放宽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加大所得税优惠力度。
4月中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访江苏三地,位于无锡的求实特种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定杰告诉记者,企业去年销售额4000多万元,不在小微企业之列,共缴纳年所得税35万元。按今年新政被纳入小微企业,并可享受所得税减半征收的优惠。这样算下来求实公司今年预计只需缴纳年所得税9万元。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数量众多的小微企业能够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对于稳就业、惠民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小微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大幅扩大了政策受益面,是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李义平指出,无论对企业还是个人,减税降费对激发其活力都具有重要意义。从主观上讲,减税使微观主体有了更多收入和获得感,调动了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从客观而言,企业搞研发、扩大再生产,个体消费都有更多资金了。
地方债资金重点用于补短板等
今年规模约2万亿元的减税降费政策将在第二季度逐步实施,深化增值税改革的相关措施,将给财政收入增长带来更大压力。
在财政支出方面,一季度地方债发行情况如何,用于投资哪些重点领域,地方债运行风险如何?未来如何确保财政重点支出?
2019年1-3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4067亿元。
其中,发行一般债券6895亿元,发行专项债券7172亿元;按用途划分,发行新增债券11847亿元(包括新增一般债券5187亿元、新增专项债券6660亿元),发行置换债券和再融资债券2220亿元。截至2019年3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96194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
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郝磊表示,今年3月又下达了剩余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目前2019年全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3.08万亿元已全部下达,财政部已经要求各地加快发行和使用。
从一季度地方发债资金使用来看,资金使用重点用于在建项目建设和补短板,其中六成用于在建项目,重点投向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铁路、公路、城镇公共基础设施、“三区三州”等重点地区脱贫攻坚、污染防治、乡村振兴、水利等领域重大公益性项目,对当前稳投资、促消费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