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
GDP连续12季度稳定在6.7%~6.9% 初步遏制金融乱象
每经记者 李可愚 每经编辑 陈 星
8月28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了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据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介绍,上半年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主要宏观调控指标处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初步成效,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强。
重点领域风险总体可控
今年以来经济稳中向好,具体又有哪些表现?对此,报告以详实的数据举例称,目前,我国主要宏观指标总体稳定。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连续12个季度稳定在6.7%~6.9%。前7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2%。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城镇新增就业880万人,同比多增25万人;二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3%,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7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国际收支基本平衡,7月底外汇储备保持在3.1万亿美元左右。
报告还强调,目前重点领域风险总体可控。报告指出,在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房地产等方面出台一系列防风险举措,结构性去杠杆有序推进,上半年市场化债转股新落地项目253.8亿元,宏观杠杆率增速放缓,金融乱象得到初步遏制,部分野蛮生长的金融控股公司风险化解取得积极进展,影子银行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金融风险从发散状态向收敛状态转变。
与此同时,财政金融运行总体稳健,前7个月财政收入增长10%,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增长8.5%,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长10.3%。房地产市场调控持续加强,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总体得到较好控制。
报告还指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7.2%;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成本费用同比下降0.4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51%,提高0.41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56.6%,下降0.4个百分点;企业经营活动总体平稳。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2%,连续24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连续11个月保持在54%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
同时,报告也强调: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的同时,必须看到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国内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在外部冲击下趋于显性化,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等领域一些矛盾和问题犹存。
发力深化“放管服”改革
对照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总表,当前能耗强度、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棚户区改造等约束性指标完成进展顺利;经济增长、就业、物价、货物进出口等主要预期目标经过努力能够完成;但完成消费、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仍需付出更大努力。
面对下半年的经济形势,有关方面又提出了哪些应对策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报告指出,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报告强调,发挥有效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在防风险的前提下加强确有必要、关系国计民生的在建项目资金保障,推进“十三五”规划纲要165项重大工程项目落地。积极吸引扩大民间投资,切实落实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各项政策措施,规范有序推广PPP模式。
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培育壮大消费新增长点,落实好降低汽车、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政策。切实加强对食品、药品、工业产品和消费品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营造让人民群众放心的市场消费环境。
此外,报告还强调要加大重点难点领域改革力度。报告指出,继续研究和推出一批管用见效的重大改革举措。精准发力深化“放管服”改革,结合机构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大幅压减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着力完善产权制度,加快审理公布一批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产权纠纷申诉案件。加快人才、土地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配售电改革。加快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积极稳妥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