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02月12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9]

调研2018:每个工作日都有调研 医药行业热度提升

【编者按】农历新年临近,春节长假的脚步也渐近,资本市场上,仍然能看见机构忙碌的调研身影。作为机构调研中,最受关注的风向标之一,公募基金在过去两年都有怎样的调研特色,基金经理又是如何调研的?进入2018年以来,他们的调研路径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每日经济新闻》为您一一解读。
 
 每经记者 黄小聪 每经编辑 肖鴻月
  “上周,我还跟公募基金的人一块儿在外面调研。”一位券商研究员说道。
  虽说临近春节,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公募基金对于上市公司的调研仍旧没有松懈;另外,与前两年相比,进入2018年以来,多家公募基金对医药生物行业的调研次数,有明显的提升。
  如果再回看近两年来的公募基金整体调研情况,还可以发现,虽然有些基金公司在调研这件事上很有干劲,但当市场风格长时间停留在蓝筹大白马的时候,对于中小创的偏爱使得这些调研看上去却总是难以“开花结果”。
  
 医药生物行业受青睐
 
 一直以来,机构调研都是投资者非常关注的动向之一。在调研的所有机构中,公募又是调研非常频繁、次数非常多的机构。曾几何时,如果某位明星基金经理现身某家上市公司的调研名单,股价往往就会有比较好的反应。
  如今,虽然这种明星基金经理的光环在褪去,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那些绩优公募的调研动向依然是非常值得参考的。
  财汇大数据金融终端显示,进入2018年以来,仅仅在1月份,有22家公募的调研次数达到或超过20次,基本上是每个工作日都有1次调研。其中,调研次数达到或超过30次的基金公司有,华夏基金、鹏华基金、富国基金、博时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与前两年同期相比,华夏基金一直稳居在调研次数第一位,排在第二位至第五位的基金公司则经常出现变动;不过总的来看,基本上都是以中大型基金公司为主。
  再从调研的行业来看,2018年以来,这些公募调研的行业与前两年相比,也发生了一些变化。2016年1月份,调研次数靠前的几家公募,调研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传媒、电气设备等;2017年1月份,主要集中在化工、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等;到了2018年1月份,除了电子、机械设备、计算机等行业,医药生物的调研次数明显提升。
  尤其从近三个月的调研记录来看,医药生物行业的出现频率更为明显——鹏华基金、富国基金、博时基金等,对于医药生物行业的个股调研记录,均超过13条;而此前一年同期数据显示,这几家基金公司对于医药生物行业的调研记录,均未超过8条,有的甚至只有4条。
 
 “费力不讨好”的调研
 
 另外,从2016年1月~2018年1月底的数据来看,近两年调研总次数超过500次的基金公司有11家,分别为华夏基金、嘉实基金、博时基金、鹏华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中欧基金、银华基金、南方基金、华商基金、华安基金和广发基金。
  不难发现,上述11家公募基本上都是市场上主动权益做得比较好的基金公司。从基金业绩来看,它们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如果单独拿出个别产品来对比,都能在业绩比较亮眼的基金中占据一席。
  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如果从整体的表现来看,有些基金公司可能调研得很卖力,但并不意味着结果就会非常理想。特别是这两年,当市场风格向大蓝筹白马集中的时候,一些过去擅长挖掘成长股的公司,如果没有很好地切换,很容易就出现“出力不讨好”的情况。
  数据显示,某公募旗下数只基金,即使在这轮市场大幅调整之前,近一年或近两年来的收益率也都在-20%以下。从这些基金的重仓股也能发现,基本都没能踩到市场的风格节奏。而机构调研频次却显示,2017年,该公募的调研次数近300次,排在所有基金公司前十。
  显然,并不是调研越多,旗下基金业绩就一定好。不知道这样的结果,对于调研的研究员或基金经理来说,年底的考核又将会面临着怎样的压力呢?
  有基金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投资研究,最后其实都是结果导向。如果调研再多,推的票都是跌的,肯定也没用。”
  具体到考核上,“以我们公司为例,(研究员)他如果觉得这是中长期机会,就按照中长期考核;如果他觉得是短期波动博弈机会,就看短期结果。我们反正都是末位淘汰制。”该基金公司人士进一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