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年09月01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1]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今日开闸! 多家银行提前预热,五大热点全解析

每经记者 宋钦章 每经编辑 魏文艺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将于9月1日正式开闸,多家贷款经办机构已经提前吹响号角。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浙商银行、恒丰银行、华夏银行等多家银行近日纷纷发布相关海报或推文,部分银行已经开始为相关个人消费贷款产品预热。
  8月12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
  贴息标准方面,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按符合条件的实际用于消费的个人消费贷款本金计算),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政策执行期内,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30万元),其中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单笔5万元以下的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10万元)。
 
 宣传动作密集落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日多家银行已经开展相关消费贷产品的预热动作。这些预热形式主要有宣传海报、手机银行专窗、热门问题解答等。
  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服务号是各家银行的主要宣传阵地。例如,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河南省分行分别于8月27日、8月28日在微信服务号、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宣传海报,海报显示中国银行的中银E贷、随心智贷两款产品可享受贴息支持。同时,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在海报中称,即日起至12月31日,活动期间成功签约上述两款产品,可获得50元微信立减金。
  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于8月19日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海报显示,该行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将于9月1日启动,用个人消费贷款消费,最高可享受3000元的财政贴息。该海报中还展示了建设银行的“快贷”“建易贷”等贷款产品。
  浦发银行在8月26日的推文中提到,该行的i车贷、浦闪贷等产品支持本次贴息政策。华夏银行在8月27日发布的文章中也指出,该行的龙e贷、菁英贷可支持本次贴息政策。
  此外,手机银行成为各家银行更加私域的宣传阵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两个细节。
  一是部分银行在手机银行设置了直达窗口。以华夏银行为例,该行的手机银行首页中新增了“消贷贴息服务”,记者点击进入之后,页面跳转至一份待签署的《个人信息(敏感信息)处理授权书(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专用)》。
  二是多家银行对智能客服进行了专门优化,比如在智能问答中预设了与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相关的热门问题解答,方便客户快速获取相关信息。
  以交通银行的智能客服为例,其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问题时指出,交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贴息产品清单包括惠民贷、惠民装修贷、惠民家居贷、场景惠民贷、质押贷(消费)、线上抵押贷(消费)、交享贷、交银车贷等。其中,第三方平台申请的惠民贷,因通过第三方平台提款(H5、API),无法在手机银行、买单吧(交通银行信用卡官方应用)签署补充协议,暂不支持贴息,后续该行将与相关平台合作抓紧开发贴息功能。
  再如,中信银行智能客服表示,该行自营个人消费贷款可享财政贴息,具体包括房抵消费贷款、金融资产质押消费贷款、线下信用消费贷款、信秒贷、贝壳信秒贷、尊享信秒贷、固定场景消费贷(装修场景)、汽车消费贷款、车辆附加贷款。不过,信用卡(含分期)不纳入贴息范围。值得注意的是,若客户申请的是中信银行放款的平台合作类贷款(如花呗、借呗、放心借、美团生活费等),具体贴息实施方案尚未落实,还需继续等待。
 
 关键疑问逐一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在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正式实施前夕,针对客户关心的贴息政策实施的其他细节,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浙商银行、恒丰银行等先后发布了相关问题解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这些问答进行了整理。
  问题一:申请流程与一般贷款有何差异?
  记者通过整理多家银行的资料发现,为了最大限度地为客户提供便利并简化操作流程,客户申请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的程序与普通贷款程序相比并无明显区别,多家银行系统可自动识别账户消费交易信息,并自动开展贴息操作。
  以农业银行为例,该行介绍,客户可按照一般贷款流程在该行办理贷款。使用贷款时需要客户签署补充协议,并授权该行查询贷款发放账户,识别客户相关消费交易信息,汇总满足贴息条件的消费金额。
  对系统可自动识别账户中消费交易信息的,该行自动开展贴息;对系统未能识别的,客户可通过提供与贷款使用相对应的真实消费发票的方式向贷款经办行申请人工审核,审核通过后,予以贴息。如客户未签署补充协议、授权查询,不影响客户正常申请、使用该行个人消费贷款。
  另以平安银行为例,根据其手机银行中的相关公告,客户可在平安银行口袋银行→贷款→我的贷款→消费贴息,选择符合条件的借据申请贴息。签署《贷款事项补充协议》后,单笔消费5万元以下会自动识别符合条件的流水,单笔消费5万元及以上需上传发票,申请审批通过享受贴息补贴。
  问题二:贴息政策是针对存量客户还是新客户?2025年9月1日之前已申请消费贷款的客户,是否可享受贴息?
  交通银行智能客服回应,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交通银行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可通过交通银行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
  另外,浦发银行客户经理日前在回应大河财立方记者的咨询时也表示:“如果在2025年9月1日之前已经申请了浦发银行的浦闪贷、i车贷产品,已审批完成但未提款部分,在政策实施期间,符合政策要求且完成审核的贷款可以享受贴息。”
  问题三:如何取得贴息资金?是还款时直接减免部分利息,还是还款后将贴息款打给客户?
  交通银行智能客服回应,为简便操作,对符合贴息条件的客户在交通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进行结息时,交通银行将按照政策规定的贴息比例、贴息上限计算贴息金额,在收取贷款利息时直接按贴息金额扣减部分利息。
  农业银行也在相关文章中介绍,该行将在收取贷款利息时,直接扣减财政贴息资金。
  问题四:本次贴息可通过哪些渠道办理?支持第三方平台办理吗?
  兴业银行表示,在办理消费贷款业务及贴息业务过程中,该行不会委托任何第三方(包括社会中介)办理。客户可通过兴业银行营业网点、手机银行等官方渠道申请个人消费贷款。
  浦发银行也提示,该行不会委托任何第三方(包括社会中介)办理个人消费贷款业务贴息业务,建议客户通过该行营业网点、手机银行等官方渠道申请个人消费贷款。
  问题五:本次贴息是否需要收取费用?
  交通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银行均表示,在办理个人消费贷款贴息业务过程中,不收取任何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