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109亿美元
业内:中国经济稳健增长提升人民币债券避险属性
每经记者 陈植 每经编辑 廖丹
4月,全球贸易环境骤变之际,海外资本愈加青睐中国人民币资产。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斌表示,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意愿持续向好,4月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109亿美元,处于较高水平;4月下旬外资投资境内股票转为净买入。
一位华尔街投资基金经理通过微信采访向记者分析说,4月海外资金持续青睐中国境内债券,很大程度是受到月初美国出台“对等关税”政策的影响——在美国出台“对等关税”政策后,美国金融市场多次出现股债汇“三杀”状况,令全球投资机构纷纷质疑“美国例外论”,转而加快资产分散化配置步伐。
债券配置策略为何变了?
在前述华尔街投资基金经理看来,4月美国出台“对等关税”政策,不但冲击全球贸易格局,还影响全球资本的债券配置策略。
“4月以来,越来越多海外机构都在质疑美国例外论。”他向记者透露。所谓美国例外论,是指近年在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升级等因素的影响下,全球主要经济体都遭遇不同程度的经济周期波动,但美国经济则“独善其身”,始终保持较好增长。
但是,随着美国出台“对等关税”政策令未来美国经济滞涨风险加大,越来越多海外投资机构纷纷认为美国经济一枝独秀的时代“一去不复返”。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海外投资机构纷纷加快资产分散化配置步伐。
这位华尔街投资基金经理告诉记者,由于美联储维持较高基准利率令美国国债收益率高企,此前众多海外投资机构会将逾65%的债券投资资金投向美国国债,但目前这个比例已降至60%以下,尤其是4月以来美国金融市场多次发生股债汇“三杀”状况,部分海外投资机构将美国国债的配置比例降至约50%。
与此对应的是,他们对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高评级主权债券的配置意愿与力度双双增加。究其原因,一是中国国债价格变动与海外债券市场波动的联动性相对较低,具有良好的避险属性;二是中国货币适度宽松政策令中国境内债券价格趋涨,也能形成较好的资产保值效应。
前述华尔街投资基金经理认为,当前海外资本积极加仓中国境内债券的另一个原因,是对冲美元贬值风险。其中,人民币汇率因美元贬值预期升温而具有较高的升值前景,加之中国经济稳健增长与中国国债投资安全性极高,令他们在4月争相配置中国境内债券。
“互换通”等机制不断完善
记者多方了解到,在全球贸易环境骤变情况下,外资纷纷青睐中国境内债券,还与中国经济稳健增长与中国金融市场持续开放有着密切关系。
今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延续去年以来持续稳中向好、稳中回升的态势,为外资构建了稳定可靠的投资环境。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令人民币债券价格波动较小、回报稳定。加之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在双向波动中保持基本稳定,令外资在持有人民币债券时能拥有更明确的投资预期,有助于增强其投资信心。在复杂国际环境下,人民币债券的投资属性和避险属性日益突出,对外资的吸引力随之不断增强。
与此同时,中国金融市场持续开放,为外资进入境内债券市场提供便利条件。比如“债券通”“互换通”等机制不断完善,极大地方便外资参与中国债券市场交易,显著提升市场吸引力。
上述华尔街投资基金经理告诉记者,“互换通”的面世,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外投资机构参与中国境内债券的投资。这背后,是约两年的投资实践,让众多海外投资机构确信“互换通”能有效满足他们对人民币债券利率风险的管理要求。今年以来,随着中国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加之美联储降息步伐不确定性增加,全球投资机构对人民币债券利率风险的管理要求日益增加,对“互换通”的投资兴趣水涨船高。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末,20家境内报价商与79家境外投资者累计达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逾1.2万笔,名义本金总额约6.5万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