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07月01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2]
每经记者实探“鸟类的国际机场”:

黄河三角洲新增淡水沼泽湿地7.4万亩 丹顶鹤等373种鸟类在此栖息

(编者按:近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组织的中华环保世纪行2024年宣传活动在山东济南启动。今年宣传活动的主题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黄河保护法全面实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跟随宣传活动采访团,现场探访了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以及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长兴集乡兴东新村等地,见证当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黄河保护法全面实施的好经验、好做法。即日起,本报将陆续推出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 旭
  成片的芦苇随风摇曳,芦苇荡里群鸟飞腾,水波荡漾间,鸟儿们展翅飞向天空……
  经过多年的精心治理,位于黄河入海口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众多珍稀鸟类的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被国内外专家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6月23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组织的中华环保世纪行2024年宣传活动在山东济南启动。宣传活动的主题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黄河保护法全面实施”。
  6月2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跟随采访团来到位于山东省东营市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探究这片曾被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侵蚀的盐沼湿地,如何从“绿色沙漠”变成岸美滩净、鸟类群居的淡水湿地。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生态监测中心副主任赵亚杰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上世纪90年代,黄河三角洲建立保护区。经过治理保护,近年来保护区新增淡水沼泽湿地7.4万亩,总面积超过30万亩,为鸟类繁衍生息提供了多样栖息地。建区之初,这里的鸟类只有187种左右,经过多年修复和保护,如今鸟类已经增加到373种,其中有38种水鸟的种群数量超过全球总量的1%。
 
 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繁殖数稳定在万只以上
 
 丹顶鹤、东方白鹳、黑嘴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些平时只能在影像资料中看见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却出现在了不远处的滩涂上。在一些高压线杆上,记者甚至能发现东方白鹳的巢。
  地方工作人员介绍,由于黄河三角洲地区没有高大乔木,东方白鹳往往选择在高压线杆做巢,这对电力安全形成一种威胁,而巢材缺失也让东方白鹳搭建的一些鸟巢不那么牢固。于是,当地搭建了人工巢,招引更多白鹳来这里安家。
  赵亚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根据最新监测,自然保护区鸟类已经增加到373种,连续两年东方白鹳繁殖数均超过450只,黑嘴鸥繁殖数稳定在1万余只,丹顶鹤2022~2023年度越冬数量达到389只。“由于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这里被誉为‘中国东方白鹳之乡’‘中国黑嘴鸥之乡’,也成为全球丹顶鹤重要越冬地。”
  据悉,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92年10月由国务院批准建立,总面积1530平方公里,分南北两个部分:南部区域位于现行黄河入海口处,面积1045平方公里;北部区域位于1976年黄河改道前的入海口处,面积485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以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2013年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谈及保护区的治理过程,赵亚杰感慨地说,从2002年开始,当地就致力于湿地修复,一开始是简单做一些围坝引续黄河水,后期则由粗放型修复逐渐转化为精细化的湿地保护和修复。
  赵亚杰介绍,当地综合运用三种修复模式进行湿地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首先,对互花米草进行综合治理,为鸟类繁衍生息提供了多样栖息地。
  其次,建成了“引、输、蓄、排”科学生态补水体系,引水能力由不足40立方米/秒提高到131立方米/秒,近两年生态补水均超过1.75亿立方米,维持了湿地良好的生态环境。
  “此外,我们还构建了‘河—陆—滩—海’连通体系,连通水系115公里,疏通潮沟76公里,恢复了黄河与海洋的水文连通。”赵亚杰说。
 
 面积一度超13万亩的“绿色沙漠”得到治理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科科长周立城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由于过度繁殖,挤占了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
  周立城指着前方一大片刚治理过的滩涂向记者表示,互花米草属于一种全球性入侵物种,大约从2010年开始,这里的互花米草以每年增长约20%的速度大幅扩张,最终面积扩大到惊人的13.1万亩。据统计,全国11个沿海省份都发生过外来物种泛滥的情况,但黄河三角洲单片的面积是最大的。
  根据网络搜索的信息,互花米草是一种原产于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湾的多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主要用于抵御台风、保滩护岸。然而,由于其极强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互花米草曾一度在中国沿海地区扩散,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100种入侵物种之一。
  “最大的问题在于挤占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周立城向记者表示,互花米草的根系深度达到1米左右,每平方米密度能达到200~500株,海藻床里的小螃蟹,还有小型底栖生物都难以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导致整个海岸看似绿油油,实际形成了一片“绿色沙漠”。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现场了解到,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2022年实施的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项目是一项以治理互花米草为主的综合性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总投资3亿元,治理互花米草6161公顷、恢复盐地碱蓬1000公顷、恢复海草床50公顷、增殖底栖生物10公顷。
 
 治理区内植被清除比例达99%以上
 
 互花米草复发率高、治理难是全球共识。2023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资源部等5部门印发了《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要求力争到2025年,全国互花米草得到有效治理,扩散态势得到遏制,综合防治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滨海湿地生态危害基本消除,治理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
  如何让“绿色沙漠”换新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互花米草治理上形成了自己的“东营样板”。
  周立城向记者介绍,主要采用“刈割+围淹”的方式。首先,种子成熟之前把它割除,防止种子飘散。其次,划定一个区域,用充填膜袋把它整个围起来,涨潮时引入海水,深度在60厘米以上,连续围淹90天以上,通过连续围淹,致使其根系窒息死亡。
  “另外就是连续翻耕,通过翻耕将根系捣碎。”周立城表示,实际工作当中,当地综合运用了刈割、围淹、翻耕等方式进行治理。
  “对我们来说这就是一场‘歼灭战’。”周立城告诉记者,由于作业面积特别大,乘船一来一回需要六七个小时,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于是我们带着干粮,连吃带住一次待10天。此外,我们还在作业区里修建了50个安全台,以防在作业过程中遇到风暴潮等恶劣天气,可以用安全台来逃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互花米草的综合治理开始于2022年9月,截至目前,已完成多项治理任务。通过项目的实施,保护区内互花米草的蔓延扩张态势得到全面遏制,有效改善了底栖生物群落和鸟类栖息环境,为国际候鸟迁飞保护提供了食物来源和栖息场所。
  根据最新的监测评估结果,互花米草治理区的治理效果良好,植被清除比例达99%以上,底栖动物数量总体呈增加趋势,栖息鸟类达到31种、8万多只,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得到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