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年07月05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13]

“娘子军”队伍扩编 花木兰驰骋“资场”

近期的基金经理增聘公告中一个有趣的现象凸显,女性被拔擢为基金经理的占比和速率均大大提升。资本市场上充满了无法料及的考验,曾经是男人们博弈厮杀的地方,如今也成为了“花木兰”们自由驰骋的战场。事实上,资产管理行业中对性别的偏见的仍存在那么一丝意味,不少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依旧希望能淡化性别特质。但不可否认的是,今年以来,女性基金经理的比例出现提升,而因其性别而生的某些特质也呈现出来。
  经过我们的统计发现,这些女性基金经理大多管理的是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和保本型基金等低风险类别的基金,但掌管的偏股型基金的女性基金经理们却风格各异:有保守谨慎的,也有风格激进不输男性基金经理的。《每日经济新闻》将为您挑选三位具有不同代表性的女性基金经理,“揭秘”这些娘子军的投资,生活,与性情。
 女性基金经理占比13.04%
  近期多只基金都迎来了新加入的“舵手”,而从中《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频繁看到女性身影。
  蒋宁在加入华宝兴业基金公司2个月后,便从基金经理助理升任华宝兴业行业精选基金经理。而长信中证央企100增聘的基金经理卢曼也是一名新手,新基金长信中短债则由“老将”张文琍出任基金经理。
  今年以来,女性基金经理队伍有加速扩容之势。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7月2日,有235位基金经理(其中包括新基金成立新聘任的基金经理和老基金增聘的基金经理)任职,而这些基金经理中新任职的女性基金经理有36位,占据今年以来新任职的基金经理的15.32%。
  这些女性基金经理有些有过带兵打仗经验,而有些则是首次上任。就像天治基金聘任的基金经理秦海燕、中邮基金聘任的基金经理王丽萍、中海基金聘任的基金经理许定晴等13位今年上任的基金经理则都是新手;而像景顺长城基金经理毛从容、华安基金的沈雪峰、建信基金的王新艳等都是一挑多,今年再度被增聘为基金经理,同时掌舵多只基金。
  中国基金业最初的萌芽期并没有女性基金经理执掌“兵权”。直至三年后,女性基金经理开始崭露头角。方晔女士从2001年11月23日开始执掌宝盈旗下的封闭式基金基金鸿飞,成为国内第一位女性基金经理。
  而随着基金市场的快速发展,基金产品的迅速扩容,女性基金经理的队伍也在逐日壮大。时至今日,女性基金经理阵营中已经拥有70多位成员。俨然,娘子军已经在这个资本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而一些女性基金经理凭借优异的战绩,已经成为了这个市场上举足轻重的老将。细数景顺长城的毛从容、鹏华基金的初冬、长信基金的张文琍等10多位女性基金经理任职时间已经超过1000天,为投资者带来不菲的收益。
  而截止到7月2日,70多位女性基金经理管理着122只基金,460位男基金经理管理着877只基金。女性基金经理在基金经理中占比13.04%,较去年11%左右的比例有所提高。
  另外,从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类型来看,男性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基金的风险要明显高于女经理。大约有7成的男基金经理管理股票型、混合型、封闭式和QDII四类风险较大的权益类投资基金,而女性基金经理管理权益类投资基金的比例约为50%左右,这意味着约一半比例的女性基金经理从事债券型、货币型和保本型基金等低风险类基金管理。
  事实上,女性的“触角”并不仅仅局限于一线投资领域,同样,记者了解到一些基金公司中的研究队伍中也出现了更多的女性面孔。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基金向来有规模扩张的冲动,而现在基金界的投研人士向来是捉襟见肘,只要是投研功底扎实,实战经验丰富,女性照样可以在这个市场上独当一面,这个和性别没有关系。
 风格各异
  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来看,今年一季度,在女性基金经理掌管的偏股型基金中,风格各异,有偏保守、谨慎的,同时也不乏有调仓换股积极,其风格激进不输男性基金经理。
  Wind统计显示,截止到一季度末,由罗泽萍掌管的华夏行业精选股票型基金出现在了57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其中,其在一季度新买入了24只股票,如巨化股份、方正科技、亿利能源、格力电器和白云机场等。一季度增持(含新买入)上千万股的股票就有8只,如买入巨化股份2660.69万股、方正科技2000万股和买入亿利能源1339.48万股等。另外,还增持了民生银行、华夏银行两只金融股,均在千万股以上。
  从统计来看,该只基金除了在一季度减持了上海莱士18.85万股后,就再未减持其余56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并且持有的这57家上市公司主要以机械、石油化工、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等行业居多,而对金融、地产等传统性行业回避。
  郑煜掌管的华夏收入股票型基金出现在19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名单中,其中康美药业和广大证券是在一季度新进,分别买入692.29万股和313.30万股,这也是其一季度买入最多的股票。从这19家上市公司来看,该只基金减仓的数量超过了加仓数量,显示了对市场的谨慎态度。其中一季度减仓最多的是工商银行,减持了1816.48万股,一季末仍持有4816.48万股,另外还减持了中国石化620万股,一季度末持有1600万股。
  从华夏收入基金一季度投资品种来看,共持有康美药业、人福医药、九芝堂和天康生物四只医药股,另外还持有如西单商场等消费类股票。
  还值得一提的是王炯掌舵的东吴价值成长双动力股票型基金,今年一季度亮相了17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其中有11只是在今年一季度新进,如生益科技、中国嘉陵、东阿阿胶、兔宝宝等,加仓最多的是一季度新买入的生益科技,买入319.99万股;另外中国嘉陵买入了230万股,东阿阿胶买入了218.50万股。这17只股票大部分属于消费大类,比如医药股、酒类股等。
  从持仓变化来看,东吴价值成长基金一季度的调仓换股比较积极、风格较为激进。而这个策略也给该只基金带来了不错收益,截止到6月30日,东吴价值成长基金上半年的净值增长率为-2.44%,在所有偏股型基金中名列前茅。
 业绩波动相对较小
  女性基金经理投资风格和理念是否有其独特之处?她们在选股和投资逻辑上更注重什么?
  Wind统计显示,48只由女性基金经理管理的偏股型基金 (含普通股票型、平衡混合型、偏股混合型及指数型基金),今年上半年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6.28%,而沪深两市上半年累计跌幅分别为26.8%和31.5%,标准股票型、标准指数型和灵活配置型型基金分别平均下跌18.51%、26.38%和14.51%。
  从上述成绩来看,女性基金经理掌管的基金并没有突出的优势。但从整体投资风格上与男性相比,女性对环境变化更为敏感、更加谨慎,在震荡市中则显得更加安全。
  另外,记者统计了2008年和2009年由女基金经理带队的偏股型基金的业绩。统计结果显示,由女基金经理掌舵的19只偏股型基金经过熊牛市的轮回,仍旧有3只基金取得正收益,占比超过15%。而男基金经理管理的大约220只基金中,经过熊牛市考验之后保留正收益的基金,仅有17只,占比不超过10%。
 记者观察
 性别无碍 特质是关键
  几乎所有受访的女性基金经理都会强调,并不认为性别对投资会有明显的左右,但她们也承认女性的性别特质或多或少异于男性基金经理的特质。
 特质一:高学历
  逻辑力,是女人天生的硬伤。这也是大部分人的刻板印象中女性不擅长投资的原因。(编者注:事实上女性依靠直觉进行成功投资的不乏其人,交易所外卖茶叶蛋的阿婆即是一个传说。)
  不过作为职业投资人,女性基金经理则是普遍强调逻辑的群体。她们大多有着高学历,清晰的思维和过硬的专业知识。这也许是女性基金经理中有一半从事固定收益类产品管理的原因——债券基金经理对于专业素质要求更高。当然,这或许这也意味着女性进入到投资行业的门槛更高。
  除此之外,不少基金公司中与基金投资关系密切的研究部门总监和产品开发部门总监也由女性担当。女性一旦具有理性,其特质将异常强大,她们将更加的冷静和坚持,“一旦梳理清楚逻辑,便会坚持己的思路走下去;但如果客观要素发生改变,也会立即调整。”
 特质二:抗压强
  女性通常被认为更为脆弱,但投资界中女基金经理抗压能力并不逊于男性。有国外精神健康组织调查显示,女性在面对精神冲击的抗压能力强于男性。
  “压力是自己给自己的,如果投资逻辑想明白了,在过程中就不会给自己压力。这在于对自己是否自信。”华泰柏瑞基金经理张娅认为。
  事实上,当被问到为何选择做投资时,几乎所有的女性基金经理都表达出这是兴趣之所在。她们普遍认为,研究上市公司是非常有意思的,也并不认为出差调研是辛苦的工作。中海基金公司乌旸丹丹曾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自己“乐在其中”。而她今年已经走访了多个地区,为区域投资做了大范围的实地调研。
 特质三:善沟通
  基金公司越来越开始重视基金经理的沟通能力,甚至外表的亲和力。在一些公司中,埋头苦干型基金经理已经不那么受待见了。其理由很简单——优秀的基金经理不仅需要和投资者以及渠道沟通,也需要与研究员和上市公司之间良好交流。
  虽然部分基金经理以低调形象示人,但女性基金经理更善于交流沟通,这并非臆断。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信息的发送,只有7%是语言本身的结构、逻辑、关键点,38%是语音、语速、语气、语调和停顿等,还有55%是非语言部分,如身体语言、情感和情绪等。而信息的接收只有11%靠听,83%靠的是眼睛,由眼睛来阅读和理解对方发出信息的真实和完整意思。
  女性语言表达能力整体上强于男性,加之柔和的声线和姿态,在交流上亲和力更强。不少基金公司渠道宣讲中,女性基金经理受欢迎程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