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8年07月12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15]
地缘政治紧张油价创147美元新高
◆每经记者 王璐
周四,国际原油价格结束上周以来的调整大幅飙升,近期油价振幅之大令人惊叹。地缘政治再度紧张推动NYMEX8月合约周四收盘涨5.60美元至141.65美元/桶,最高触及142.13美元/桶,周五电子盘中继续走强,截至北京时间21:30分,油价已触及147美元。周五沪燃油跳空开盘,主力809合约收盘涨188元至5578元,涨幅3.49%,再创新高。
近期地缘政治紧张是推升油价的主要因素。伊朗核问题、尼日利亚武装冲突等再度令市场焦虑,加上油市本就面临供需缺口,油价上涨趋势难以转变。
地缘政治左右油市
上周末,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的紧张局势本来已略有缓和,但随着本周伊朗连续试射导弹,硝烟味道再度弥漫,油价一改前半周大跌态势而重新大幅攀升。地缘政治紧张加深了油市的供应忧虑,左右了油市方向。
据人民网报道,伊朗继9日试射成功9枚远程和中程导弹后,10日继续进行军事演习,试射了多枚中远程导弹并成功击中假想敌目标。美国对此提出严厉警告。
而近期尼日利亚局势亦动荡不已。据悉,尼日利亚最大的反政府武装组织尼日尔三角洲解放运动宣称,将于本月12日中止为期3周的单方面停火。
市场对这些消息反应激烈。周三急涨,而美元急跌。业内人士指出,地缘政治紧张,将是长期推动油价上涨的重要动力。
总有坏消息刺激
数据显示,伊朗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第二大产油国,日产量约为400万桶。尼日利亚亦是非洲最大产油国。动乱的局势对石油产出造成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日前,OPEC秘书长指出,如果伊朗与以色列或美国发生战争,OPEC将无法替代伊朗的石油供应。
目前,由于产能瓶颈等原因,主要石油输出国都面临产量下滑。此前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分别下调了OPEC和非OPEC产油国2008年的石油日产量预估。尽管西方国家石油需求被经济疲软拖累而下降,但新兴国家需求仍持续上涨,供需缺口难以弥补。
周四,OPEC在年度世界原油展望报告中称,项目延迟将使得世界炼厂产能增幅下滑,可能远落后于需求。此外,昨日巴西Petrobras公司工人威胁在下周进行为期五天的罢工,也可能影响到Campos盆地共计42个海上石油平台的作业。每当油价有下跌迹象时,总有坏消息频频出现,让市场重燃供应忧虑,限制了原油向下调整的空间。
油价韧性大 将维持高位
本周初,原油价格连续下滑,最低曾跌至135美元附近。业内人士指出,其主要原因在于伊朗局势一度有缓解势头,且同时美元也出现反弹,促使多头资金获利平仓。但地缘政治和供应紧张这两个因素仍将共同推动油价维持高位。
大陆期货分析师刘炳宏指出,尽管目前各国均意识到了高油价会对经济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并希望采取措施干预,这也是刚结束的G8峰会最主要的话题之一,但最终油价能否得到控制,仍然取决于美国和OPEC的态度。
刘炳宏认为,短期内通货膨胀压力增强了美国加息的可能,美元有可能继续反弹,这将对原油等商品期货构成压力。不过受地缘政治和供应因素支撑,油价的韧性很大,短期下跌空间很小。即使调整,原油价格也会在触及130美元左右的位置后,很快就重新回到上升轨道。
周四,国际原油价格结束上周以来的调整大幅飙升,近期油价振幅之大令人惊叹。地缘政治再度紧张推动NYMEX8月合约周四收盘涨5.60美元至141.65美元/桶,最高触及142.13美元/桶,周五电子盘中继续走强,截至北京时间21:30分,油价已触及147美元。周五沪燃油跳空开盘,主力809合约收盘涨188元至5578元,涨幅3.49%,再创新高。
近期地缘政治紧张是推升油价的主要因素。伊朗核问题、尼日利亚武装冲突等再度令市场焦虑,加上油市本就面临供需缺口,油价上涨趋势难以转变。
地缘政治左右油市
上周末,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的紧张局势本来已略有缓和,但随着本周伊朗连续试射导弹,硝烟味道再度弥漫,油价一改前半周大跌态势而重新大幅攀升。地缘政治紧张加深了油市的供应忧虑,左右了油市方向。
据人民网报道,伊朗继9日试射成功9枚远程和中程导弹后,10日继续进行军事演习,试射了多枚中远程导弹并成功击中假想敌目标。美国对此提出严厉警告。
而近期尼日利亚局势亦动荡不已。据悉,尼日利亚最大的反政府武装组织尼日尔三角洲解放运动宣称,将于本月12日中止为期3周的单方面停火。
市场对这些消息反应激烈。周三急涨,而美元急跌。业内人士指出,地缘政治紧张,将是长期推动油价上涨的重要动力。
总有坏消息刺激
数据显示,伊朗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第二大产油国,日产量约为400万桶。尼日利亚亦是非洲最大产油国。动乱的局势对石油产出造成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日前,OPEC秘书长指出,如果伊朗与以色列或美国发生战争,OPEC将无法替代伊朗的石油供应。
目前,由于产能瓶颈等原因,主要石油输出国都面临产量下滑。此前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分别下调了OPEC和非OPEC产油国2008年的石油日产量预估。尽管西方国家石油需求被经济疲软拖累而下降,但新兴国家需求仍持续上涨,供需缺口难以弥补。
周四,OPEC在年度世界原油展望报告中称,项目延迟将使得世界炼厂产能增幅下滑,可能远落后于需求。此外,昨日巴西Petrobras公司工人威胁在下周进行为期五天的罢工,也可能影响到Campos盆地共计42个海上石油平台的作业。每当油价有下跌迹象时,总有坏消息频频出现,让市场重燃供应忧虑,限制了原油向下调整的空间。
油价韧性大 将维持高位
本周初,原油价格连续下滑,最低曾跌至135美元附近。业内人士指出,其主要原因在于伊朗局势一度有缓解势头,且同时美元也出现反弹,促使多头资金获利平仓。但地缘政治和供应紧张这两个因素仍将共同推动油价维持高位。
大陆期货分析师刘炳宏指出,尽管目前各国均意识到了高油价会对经济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并希望采取措施干预,这也是刚结束的G8峰会最主要的话题之一,但最终油价能否得到控制,仍然取决于美国和OPEC的态度。
刘炳宏认为,短期内通货膨胀压力增强了美国加息的可能,美元有可能继续反弹,这将对原油等商品期货构成压力。不过受地缘政治和供应因素支撑,油价的韧性很大,短期下跌空间很小。即使调整,原油价格也会在触及130美元左右的位置后,很快就重新回到上升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