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年11月05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2]

锚定“十五五”目标,国务院国资委:持续推动中央企业与各类企业共享机遇

每经记者 石雨昕 每经编辑 魏官红
  11月3日至4日,第八届中国企业论坛在京举行。聚焦“中国企业:战略定力与创新提升”的论坛主题,与会嘉宾共商发展大计,共话美好未来。
  在主论坛上,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表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希望广大企业家把握时代大势、增强战略定力,强化创新引领、锻造硬核实力,深化协同合作、凝聚发展合力,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再立新功。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表示,“十五五”时期是基
  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阶段,中国企业既共享发展机遇,更肩负共同责任。国务院国资委将持续推动中央企业与各类企业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创未来,为“十五五”时期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记者注意到,日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其中,将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放在“各类经营主体”中同时进行部署,并强调“大中小企业协同融通发展”。
 
 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围绕落实“十五五”规划重点任务,张玉卓表示,要携手推动深层次改革,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治理的新机制。面向“十五五”,要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深化思维更新、理念创新、机制革新,更多用数据洞察来替代经验判断,用赋能型经济组织替代管控型组织架构,用长期价值思维替代短期效益导向,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有力支撑。
  张玉卓表示,企业强则国家强,国家兴则企业兴。愿推动中央企业与各类企业携手推进产业提质升级、科技自立自强、深层次改革、互惠互利合作,为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贡献更大力量。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校内兼职研究员孙尚斌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较之以往,现在更加强调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共性特征,体现了所有制中性这一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活力是一切经营主体的生命力,是企业在竞争中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国企与民企均为市场经营主体,均需要提升活力效率。
  “长期以来存在一种偏见,认为国企活力天然不及民企,但实际上,各类企业都是在一定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其活力表现均内生于既有的制度环境和经济周期,只是国企的体制机制依赖度更高,而民企的经济周期敏感度更强。那么在宏观经济发生周期性调整的特殊时期,则需要更好发挥政府的制度政策供给职能和体制机制调节功能,以使各类经营主体更好地融入市场,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变化,不断增强其活力韧性。”孙尚斌表示。
 
 多个方面深化务实合作
 
 张玉卓表示,面向“十五五”,要坚持在开放中发展,在竞争中成长,找准自身优势,杜绝“内卷”的竞争,专注主业,错位发展,在技术、产业、人才等方面深化务实合作,共同承担重大项目,共同参与全球竞争,持续巩固互利共赢、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推动中央企业发挥产业链条长、带动作用强的优势,深化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牵头组建产业联盟,高效推进供需对接,带动上中下游、大中小、各类所有制企业融通发展。
  在“共建开放包容 充满韧性的中国产业链”平行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牟淑慧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联合国务院国资委连续三年开展“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今年上半年,各地举办活动超2500场,签订合作协议1.1万余项。连续3年开展中央企业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累计组织召开 40场“共链行动”主题活动,“链长”企业发布供需对接清单近万项,带动了一批中小企业卡位入链。
  孙尚斌表示,国企与民企的特征差异已不能再用单一的所有制形式加以解释,二者也不再如传统认为的那样边界清晰。大中小企业协同融通发展恰恰呼应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大战略需求,融通主要指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四链融通,大企业应当发挥其“链长”功能,以其雄厚的资金、人才优势来弥补中小企业的生产要素约束,中小企业也应发挥其企业家才能,以其组织、技术、决策优势来弥补大企业的创新要素短板。
  “在国有经济领域,我国始终秉持集中管理的改革导向,不断以央企为核心推动国企战略性改组,近年来,地方纷纷推进大国资建设,一批业务精进、规模庞大的国企在改组中形成。”孙尚斌表示,大中小企业协同融通发展,一方面需要大型国企与民营中小企业协同融通发展,比如在价值层面以耐心资本注入和二次混改作为主体形式,在使用价值层面将更多专精特新民企纳入重大项目建设和重大技术攻关当中来;另一方面,大量民企同样具备规模优势,也应当与民营中小企业协同融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