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年10月23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3]

价格涨了,产品少了,“基本盘”稳了 惠民保进入“成熟期”

每经记者 涂颖浩 每经编辑 廖丹
  2025年,惠民保“淘汰赛”仍在持续,但整体降幅缩小。
  近期出炉的《2025年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惠民保)知识图谱》(以下简称“知识图谱”)显示,截至2025年7月31日,全国累计推出313款地方性惠民保产品,正常运营产品数量为202款,显示出清节奏放缓。2024年,正常运营的惠民保产品由上年的211款减少为199款。
  “惠民保整体出清节奏确已放缓,市场基本盘巩固,体现成熟期特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惠民保产品数量企稳的同时,价格普遍分级上涨,市场总规模大概率企稳微增。对于惠民保项目本身,需关注参保人数与结构,即年龄及既往症情况、参保持续率以及理赔情况等核心维度,从而推动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伴随保障范围的拓展与保障力度的稳步提升,当前,基础版惠民保的平均价格已调整至95元左右,较此前60元的平均水平有所上升。
 
 年内仅新增9款产品
 
 从2020年爆发式增长至今,惠民保的市场发展最新状况如何?
  据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许闲教授团队发布的“知识图谱”,2020年至2024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推出惠民保产品数量分别为102款、185款、257款、290款、304款,截至2025年7月31日,产品数量进一步扩容至313款。
  “知识图谱”显示,截至7月31日,年内惠民保新增产品9款,市场增速为2.96%。当前,惠民保产品以“增量收窄,存量迭代”为主,显示市场格局正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的高质量发展。在202款正常运营的惠民保产品中,传统惠民保产品占比约为83.66%。其余约16%由互联网门诊、特定群体(女性/少儿/学生版)及综合责任类等新业态产品构成,呈现“传统主导、多元补充”的格局。
  7月31日,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推动城市商业医疗险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提出规范销售行为、鼓励差异化定价,为惠民保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惠民保产品正在从单一定价模式向差异化定价模式转变。统计数据显示,正在运行的基础版惠民保产品中,141款产品采用单一定价模式,平均价格为95元,较2021年60元左右的价格水平有所上涨。
  “知识图谱”显示,差异化定价主要基于年龄、健康状况、收入和团体参保四个因素。具体而言,年龄分档是最普遍的做法,体现风险随年龄递增的定价逻辑;健康状况分档类以“齐惠保”为代表,按既往症与健康状况分层,有助于控制逆向选择;收入或身份分档类以“枣惠保”为代表,针对低保、特困、返贫人群实施优惠,彰显普惠性与政策补贴导向;家庭或团体折扣类以“天津惠民保”为代表,鼓励家庭集中参保或团体参保,提升整体覆盖率。
  此外,70款产品设计了两个版本,7款产品设计了三个版本。此外,“多版本”叠加“加油包”设计拓宽保障范围。
  “知识图谱”显示,“加油包”设计具有明显的地区属性,云福保、清远惠民保、揭阳市民保、湛江市民保、河源市民保的“加油包”承担住院医疗费用补偿责任;阳江市惠民保、莞康无忧东莞全民健康保的“加油包”可对个人在线问诊医疗费用进行补偿;防城港惠民保、济惠保推出门诊“加油包”;琴岛e保的“加油包”则涵盖互联网门诊责任与重疾住院护理津贴。
  在第五届复旦大学普惠保险与创新论坛上,一位地方保险协会人士提到当地惠民保项目较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参保率不高,市场主体的参保意识与服务规范仍有待提升,高风险群体参保相对集中的现象较为明显,存在一定的逆选择风险,对产品的可持续性构成挑战。同时,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省外参保居民与省内居民在医保结算及保障待遇等方面仍存在差异。
 
 惠民保市场迎来利好
 
 特药保障是惠民保产品近年来的重点创新领域之一。“知识图谱”显示,当前运营的169款基础版传统惠民保产品中,137款产品包含特药责任,占比超过80%,平均每款惠民保产品覆盖41种特药,覆盖28种适应证。
  特药适应证以恶性肿瘤为核心,同时积极拓展罕见病保障。此外,保障范围正逐步延伸至自身免疫性疾病、精神疾病、心血管疾病、眼科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在药企层面,罗氏、信达、阿斯利康、辉瑞等中外企业的药品参与度最高。
  国内特药目录、海外特药目录、罕见病药品目录“含药量”和适应证榜单显示:国内特药目录以创新抗肿瘤药为核心,主要涵盖肺癌、淋巴瘤、乳腺癌、白血病等高发恶性肿瘤适应证;海外特药目录已在19个省市落地,平均包含33种药品,重点覆盖白血病、淋巴瘤、肺癌、乳腺癌等领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前沿治疗选择;罕见病药品目录则涵盖黏多糖贮积症、戈谢病、血友病等高费用疾病,体现了政策的普惠性与公平性导向。
  在业内看来,商保创新药目录政策的推进有助于提升商业健康险的市场认可度,对于惠民保市场也将形成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