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年09月17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3]

公募基金“上新”提速 主题方向偏“冷门”

权益类基金是新发市场主力,有产品已涨超20%

每经记者 任飞 每经编辑 肖芮冬
  随着A股市场行情活跃,权益类基金“上新”速度也开始加快,特别是一些主动权益类基金再次受到市场关注。不过,从“上新”产品来看,其主题方向很少与热点行业相关,而是红利、消费类主题的基金,例如近期启募的安信红利量化选股、招商消费悦享、万家周期视野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事实上,从最近3个月成立的新基金来看,业绩靠前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已有不少提前布局周期、红利、消费行业。
  此外,近期市场出现“高切低”迹象,有不少机构观点认为,前期快速上涨的科技成长方向或再次迎来分化;与此同时,一些偏低位的电力设备、食品饮料等行业将迎来新的布局机遇。
 
 内外环境利好权益资产
 
 据统计,9月以来(9月1日~9月15日,下同),已有72只公募基金开启认购,有的产品发售当天就结束募集。
  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9月以来,全市场共有119只新基金开启募集,与8月同期的84只相比,增幅达到41.67%。与此同时,新基金认购周期也明显缩短,9月以来的新品平均认购天数为12.76天,较8月同期的17.42天减少近5天。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权益类基金是新发市场的主力。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9月以来,共有77只权益类基金开启募集,占总量的64.71%;与8月同期的66只相比,增幅达到16.67%,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除了一些科技成长方向的主题基金外,越来越多所谓“冷门”产品也开始出现。之所以称“冷门”并非行业或赛道较偏,而是并非时下资金做多的合力方向,例如近期有不少红利、消费等行业主题基金启动募集。
  具体来看,安信红利量化选股、招商消费悦享等均是近期开始募集的新基金。9月之前,新发公募基金尤其是权益类基金中,很少能看到顺周期方向的基金,如消费、有色、化工等主题行业基金。而9月以来,这类产品开始增多。
  有分析指出,美联储降息确定性增强,人民币呈现升值态势,外资回流中国资产的过程有望加速。叠加国内地产等稳增长政策预期升温,内外部环境均利好权益资产,应保持多头思维。
  博时基金分析指出,结构上,科技成长方向在经历快速上涨后拥挤度较高、波动加大,建议做好“高切低”,把握估值相对低位但基本面预期有变化的方向。行业上,推荐传媒、计算机、电力设备、非银、有色金属、食品饮料、医药生物。
 
 新发基金业绩表现不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公募基金“上新”速度加快,产品业绩也没有落下。Wind统计显示,在最近3个月成立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统计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基金)当中,不少产品不仅投资胜率较高,且成立以来的业绩已超过20%。
  以普通股票型基金为例,信澳新能源产业C成立于6月9日。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5日,其成立以来的净值增长率已达到28.37%。
  总体来看,最近3个月成立的29只普通股票型基金当中(统计所有份额),截至9月15日,成立以来净值收益率超过10%的有12只,超过20%的有3只,仅有3只产品区间收益率为负。
  与此同时,偏股混合型新基金的业绩表现更亮眼。在最近3个月成立的232只产品中,有52只产品的区间净值增长率超过10%,有21只产品的区间净值增长率超过20%,有11只产品的区间净值增长率超过30%。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业绩不俗的新基金中,已有不少提前布局周期、红利、消费行业。例如,中欧消费精选、华夏品质生活、信澳蓝筹精选等基金,在必选消费、非银金融、公用事业等方面的配置比较突出。
  此外,梳理这些新发产品的管理人可以发现,头部公募机构依然是当前新基金发行的主力。9月以来,富国基金和国泰基金新基金发行数量居首,均有6只新基金开启募集;紧随其后的是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银华基金和永赢基金,均有5只新基金开启募集。
  这一现象既反映出公募行业“强者恒强”马太效应的持续深化,也传递出头部公募机构对后市态度相对积极、正加快产品布局的战略动向。随着居民理财观念逐步转变,财富配置更多向权益市场转移,叠加政策层面支持力度加大,共同推动了公募基金发行市场的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