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年09月02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4]

成都银行2025中报透视:营业收入超120亿元创同期新高,异地业务贡献度首破20%构筑新增长极

8月26日晚间,成都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交出了一份规模、效益、质量协调发展的亮眼“期中答卷”。
  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成都银行凸显出稳健而强劲的发展韧性,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22.70亿元、归母净利润66.1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91%、7.29%;6月末总资产突破1.3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77%,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不良贷款率连续六个季度稳定于0.66%的历史低位,拨备覆盖率达452.65%,持续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此外,成都银行在负债与资产两端均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2025年上半年,该行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超八成贷款精准投向对公领域,公司贷款规模较年初增长超14%;截至6月末,个人存款规模历史性突破5000亿元大关,上半年增量近700亿元,同比增长15.84%,负债“压舱石”基础持续夯实。
  值得关注的是,该行异地拓展迎来爆发性成长,其他地区对全行营业收入贡献度首次突破20%,营业利润贡献度更是跃升至25%以上,成为推动该行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答卷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逾10家券商机构密集发布点评报告并给予“买入”“推荐”评级,认为其区位优势显著、资产质量优异、成长空间广阔,持续向好的业绩趋势有望进一步延续。
 
 业绩稳健增长,资产质量保持行业领先
 
 2025年上半年,成都银行以新一轮战略规划为引领,以战略规划各项重点任务为抓手,有力推动了全行高质量发展。
  中报显示,2025年1~6月,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22.70亿元,同比增长5.91%,首次在年中突破120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17亿元,同比增长7.2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15.88%(年化),持续位居上市银行前列;基本每股收益3.14元(年化),盈利能力保持稳健。
  从收入结构来看,在行业净息差普遍承压的大环境下,2025年上半年,该行实现利息净收入97.66亿元,同比增长7.59%,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约80%,仍为营收核心支柱,体现出较强的稳健经营能力和资产负债管理效能。
  业绩持续提升的同时,成都银行的业务规模也延续了稳健增长态势。继2024年存贷款规模分别突破8800亿元和7400亿元后,2025年上半年,成都银行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主要规模指标保持千亿元级稳健增长,增速居同业前列。
  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总资产达1.3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77%,增量超1200亿元;存款总额达9834.81亿元,较年初增长11.02%,增量为976.22 亿元;贷款总额达8346.28亿元,较年初增长12.40%,增量为920.60亿元。
  规模实现稳健增长的同时,成都银行持续完善精细化、智能化的风控体系,资产质量保持优异水平。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0.66%,与年初持平,连续六个季度稳定于历史低位,资产质量保持行业领先水平;拨备覆盖率达452.65%,风险抵补能力保持较高水平,处于行业第一梯队;流动性比例95.44%,流动性持续充裕。
 
 核心负债稳定,个人存款增量创新高
 
 近年来,在战略规划高效引领下,成都银行立足政务金融、实体业务、零售负债三大业务“护城河”,持续推动大零售、数字化、精细化“三大转型”,不仅实现了规模与效益的稳步提升,更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构筑起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
  其中,“大零售”转型表现突出。2025年上半年,成都银行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深度融合区域资源禀赋与多年积累的客群基础,持续强化“一平台、四系统”的科技赋能,个人手机银行签约用户数突破500万户、月活客户数达143万户,“市民银行”品牌持续深化,零售业务实现规模、效益双提升。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个人存款规模突破5000亿元大关,达5078.56亿元,凭借近700亿元的增量创下同期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5.84%,增速持续位居上市银行前列。
  其中,零售负债基础的进一步夯实,为整体负债成本管控提供坚实支撑。面对息差持续收窄的行业共性挑战,成都银行在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曾提出,将通过持续“做大存款增量”带动整体付息率的下降。在此背景下,个人存款的快速增长,有效夯实了该行低成本稳定负债的根基,成为其负债结构中最坚实的“压舱石”。
  从数据看,在“存款立行”战略下,该行存款余额已连续六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截至2025年6月末,存款总额站上9800亿元,万亿规模近在咫尺;存款占负债比例达76.61%,较年初提升0.52个百分点,业务结构稳健性进一步增强。
  受益于负债结构优化与成本管控见效,2025年上半年,成都银行净息差为1.62%,较年初下降4BP,降幅较去年同期明显收窄。据成都银行在上述业绩说明会上透露,随着该行中长期限定期存款的陆续到期,利率重置将在2025年得到释放,将进一步拉低存量存款的付息率,对息差企稳形成有利支撑。
 
 加快资产投放,超八成贷款支持对公领域
 
 作为扎根西部的金融主力军,成都银行近年来肩负服务国家战略、引领区域创新、护航地方经济等使命,持续强化对重要领域的战略支撑与专业供给,2024年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信贷投放超过3000亿元。
  进入2025年,成都银行持续深化战略聚焦,截至6月末,超八成贷款精准投向对公领域,公司贷款及垫款规模近6900亿元,较年初增加870亿元,增幅达14.44%,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力进一步增强。
  规模与增速背后,是成都银行通过做强公司金融,将自身发展融入地方经济脉搏的主动作为。据披露,2025年上半年,该行持续为天府机场二期、轨道交通建设等省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民生工程项目、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等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为城市发展能级提升提供稳固的金融支撑。报告期内,申报及发行专项债金额450亿元;为建设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好医院,提供资金支持超160亿元;截至6月末,投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贷款余额超过4270亿元,较年初增长15.53%。
  同时,该行积极响应“立园满园”行动,助力打造“3+22+N”产业园区体系,开展“润园惠企”金融行动,组建园区服务专班,主动上门对接企业需求3000余户,推动产业向园区聚集、企业向园区集中、服务向园区集成。累计向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放贷款超800亿元,支持制造业企业超1800户。
  成都银行还围绕成都市16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开展深度调研,持续完善“专营机构+专业团队+专项授信+专属产品”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聚焦科技企业培育,推出“科企贷”“秒贴宝”系列产品,对成都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创业板上市企业综合金融服务覆盖率均超过80%。
  此外,该行不断巩固投行业务“重点项目落地推动中心”和“产品设计中心”的功能定位,省内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人金融服务覆盖率达75%,助力客户落地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参与发行全国首只民营创投企业科创债。截至6月末,信用债承销份额124.29亿元,共计37只,均排名四川省第一。
  成都银行在中报中表示,下半年,该行将聚焦人工智能、高端能源装备、航空航天、新型显示、新能源、医药健康等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加大制造业信贷投放力度,并进一步提升对绿色产业发展、传统产业转型等领域金融服务质效。
 
 “护城河”拓宽,异地分行营收占比首次突破20%
 
 2024年,在政务金融、实体业务、零售负债三大传统“护城河”基础上,成都银行进一步提出“五大提能方向”,致力于打造一批推动全行可持续发展的“新护城河”。其中,“异地分行贡献能力提升”作为重要提能方向之一,成为全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成都银行依托区位优势,把握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等重大机遇,全面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截至2025年6月末,分支机构总数达259家,形成了以成都为主体,辐射四川省内广安、资阳、眉山等12个市(州)及省外重庆、西安的跨区域服务网络,客户数量达到千万级。
  随着在川陕渝三地市场持续深耕,成都银行将母行的成熟商业模式复制到新市场,以多元化区域协同发展打开更为广阔的资产投放和负债来源空间,异地业务贡献度显著提升。
  中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成都银行异地分行各项存、贷款增量占比均超30%,其中个人存款规模首次跨越千亿元大关,区域拓展战略成效凸显。
  业务规模的扩大直接带动业绩提升。据披露,2025年上半年,成都银行其他地区营业收入25.75亿元,同比增长35.84%,增量达6.79亿元;其他地区对全行营收贡献度首次突破20%,达到20.99%,较上年同期提升4.63个百分点。
  盈利贡献则更为显著。2025年上半年,成都银行其他地区实现营业利润20.5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1.47%,增量达6.01亿元;其他地区对全行营业利润贡献度首次超过25%,达到26.05%,同比提升6.37个百分点,显示出强劲的区域盈利能力和增长潜力。
  成都银行良好的发展表现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积极回应。2025年以来,该行股价走势在资本市场表现亮眼,上半年区间最大累计涨幅超过20%,获得投资者高度关注。
  成都银行2025年半年报发布后,迅速吸引多家券商研究机构密集覆盖,第一时间发布分析点评,纷纷给予“买入”“推荐”等评级,彰显出市场对该行增长前景的坚定看好。
  其中,有不少券商在研报中重点强调了成都银行的区域优势和发展潜力。例如,东莞证券分析称,该行上半年业绩稳健,二季度业绩增速再提升,存贷款规模均实现双位数增长,负债成本减轻,资产质量位于行业第一梯队。
  中国银行证券则指出,成都银行区域优势明显,受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业务发展空间广阔,有助推动业绩持续增长。方正证券分析认为,成渝地区基建项目需求旺盛,成都银行深耕成渝经济圈,同地方经济深度绑定,贷款有望持续高增,后续随负债成本进一步优化,业绩增速有望稳中向好。 文/金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