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年08月04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1]

每经热评丨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 应从哪些角度去发力?

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企业家要勇立潮头,以优质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竞争主动等表述,首次出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
  上述4项表述,各有指向,各有深意,必将在各自领域和行业带来深刻影响和变革。其中,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如何理解“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这一要求?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思考、推进和发力。
  首先,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必须提升资本市场包容性。
  资本市场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不在于资本,而在于优质上市公司的数量,优质公司越多,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就越强。上市公司是否优质的评判标准并不唯一:成熟型的优质公司有稳定的利润和现金流,成长型优秀企业账面可能亏损但收入增长快,还有些优质企业研发投入高、账面亏损大,营业收入规模和增速都不显著,但其掌握了突破性的关键技术,代表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提升包容性,就是要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提供便利,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最终靠市场估值筛选出优质企业。
  笔者认为,无论发展阶段如何,优质上市公司都是稀缺资源,全球主要交易所为此展开了激烈竞争,资本市场要在更前置的阶段吸纳这些优质企业上市,这也需要提高市场包容性。海纳百川,方能成就资本市场“汪洋大海”。
  其次,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关键在于提升投资者回报。
  分红和股价上涨都能为投资者提供实实在在的回报。从分红来看,A股市场已经有较强竞争力,2024年全年现金分红2.39万亿元,对应2024年年底A股总市值的股息率为2.4%,远超银行存款利率水平,如果具体到一些高分红股票,其股息率会更加可观。在股价方面,不少银行股、突破“卡脖子”技术的芯片股不断创下新高,投资者有很强获得感。资本市场以强调投资回报为目标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未来改革步伐并不会就此停止。
  笔者认为,强化上市公司回报硬约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内卷式”竞争问题——企业只有维持一定的利率润,保证充沛的现金流,才有回报股东的条件,低于成本价销售是行不通的。
  再次,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需要多方力量共同配合。
  资本市场是一个复杂体系,政策、大型企业业绩、投资机构动向、信息传播、市场情绪等,都可能对市场产生影响。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要求“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近期出台或公示的一系列政策明显改善了预期,提升了市场信心,多晶硅、燃煤、玻璃等商品期货价格大幅上行,相关上市公司股价也明显回升。
  行业和机构层面,新能源电力“136号文”逐步落实,汽车企业“60天账期”成为标配,公募基金行业全面降费、浮动费率产品发行方兴未艾,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落地,这些都为资本市场持续回稳向好创造了条件。
  在市场秩序方面,公安、网信、证监等部门密切配合,及时处置各种“小作文”“股市黑嘴”,资本市场得以更加清朗。目前,市场的参与者已经形成合力,资本市场的吸引力有望持续得到提升。
  总之,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是一个多向发力,多边协同,多方获益的“良性循环”,这也是推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