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年07月04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8]

科兴生物计划最高分红约75亿美元 10年股东缠斗能否终结?

每经记者 陈 星 每经编辑 魏官红
  停牌6年的科兴生物最近因为分红计划再次成为舆论焦点。根据公司最新发布的三次特别股息支付方案,分红金额最高约75亿美元。如果方案通过,科兴生物可能要掏出超过账上余额70%的资金回馈股东。
  2021年,科兴生物净利润达到84.67亿美元,此后业绩迅速走下坡路。作为一家疫苗研发生产企业,公司如今为何要给股东大手笔分红,而不是把钱投到研发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北京时间2025年7月9日上午8点,一场关于选举科兴生物董事会成员的股东大会将举行,而首轮股息支付的实施时间卡在这场股东大会之前。“真金白银”分红背后,是科兴生物现任董事会与“反对派”股东之间围绕一张张选票展开的拉锯战。
 
 分红是为了拉拢股东?
 
 当地时间6月17日,科兴生物董事会发布了一则关于支付特别股息的最新消息,包括加快支付之前宣布的每股55美元的特别现金股息、决定宣布每股19美元的第二次特别现金股息、计划宣布每股20美元至50美元的第三次特别现金股息以及采用新股息政策定期向股东返还现金、探索其他上市地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科兴生物之所以慷慨分红,与公司已经延续数年的股东缠斗息息相关。公司特别明确,第一阶段每股55美元的现金股息将早于特别股东大会(北京时间2025年7月9日上午8点)支付,这次股东大会将审议科兴生物董事会成员任免的相关议案。而科兴生物试图用支付特别股息的方式,说服股东对相关议案投下反对票。科兴生物还在公告中喊话,股东投票关系到能否如期获得补偿性股息。
  对于科兴生物的股东而言,上述现金分红似乎是公司停牌多年的延迟奖励。但从经营数据上看,科兴生物目前并不具备大方分红的底气。经历了2021年的高光后,2022年科兴生物营收与净利润分别为14.93亿美元和1.14亿美元,均同比下滑超90%。2023年与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更是出现了亏损。
 
 董事会席位争夺激烈
 
 科兴生物的争夺战,起始于两名创始人之间。
  2001年,技术专家尹卫东与北大教授潘爱华共同创立北京科兴,前者技术入股持股约24%,后者出资占股76%。2003年,公司核心资产赴美上市,也就有了后来的科兴生物。经过一系列股权转让和稀释,潘爱华所持股权降至26.9%,尹卫东则通过离岸架构掌控实权。2009年11月,科兴生物在纳斯达克全球市场板块挂牌交易。
  到了2016年,科兴生物欲启动私有化回国上市,尹卫东与潘爱华各自拉来资本站队,双方开始争夺科兴生物话事权。
  其中,加入尹卫东阵营的包括赛富基金、康桥资本、维梧资本等;加入潘爱华阵营的包括受其控制的A股上市公司未名医药、中信并购基金和当时科兴生物的第一大股东1Globe Capital LLC(强新资本)等。
  公开信息显示,华裔科学家李嘉强控制的强新资本起初站队尹卫东,但在私有化陷入僵局后,其转向潘爱华阵营,通过二级市场持续买入科兴生物,成为公司当时的第一大股东,如今仍深度参与公司内部争斗。
  尹卫东阵营和潘爱华阵营展开缠斗,并出现了抢夺公章、占厂房、剪电线等一系列激化矛盾的动作。其间,尹卫东还启动了“毒丸计划”,向除潘爱华及强新资本外的股东增发新股,强行稀释对手股权。
  在一系列争夺中,2019年2月,纳斯达克以“治理失效”为由强制科兴生物停牌。
  潘爱华则在2024年因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被判刑13年。2024年2月,潘爱华提起上诉。今年1月,与潘爱华联手的强新资本等来转机。英国枢密院裁定科兴生物2018年股东大会程序违规,“毒丸计划”无效。此后,科兴生物多名董事会成员陆续声称辞职,强新资本方面提名的李嘉强等4人接管董事会。
  但眼下,新一届董事会迎来挑战。
  4月22日,科兴生物管理层发布声明称,彼时5名董事中,仅3人符合英国法院名单,且董事李鹏飞因职务侵占罪被判刑8年(与潘爱华同案)。
  而根据科兴生物今年6月发布的最新董事会名单,公司董事会现任成员为李嘉强、卢毓琳、Sven H.Borho及徐国伟。其中,李嘉强为强新资本代表,Sven H. Borho及徐国伟则来自奥博资本(OrbiMed)。
  维梧资本在今年6月发布的公开信中表示,强新资本和奥博资本在当前董事会中占据绝对多数的3个席位,且其中两位成员并不在英国枢密院裁定的董事会名单中。赛富基金也在近日的公开信中指出,当前由强新资本和奥博资本主导的4人董事会(仅卢毓琳一人经股东正式选举且获枢密院认可)存在重大治理缺陷。
 
 科兴生物何去何从?
 
 面对多方质疑,目前由强新资本方面主导的董事会急于在特别股东大会前实施第一次分红,一方面被市场视为争取股东支持,另一方面被解读为采取“消耗”策略:若公司现金分光,即便对手未来成功夺权,接手的也只是空壳。
  据前述赛富基金公开信内容,目前科兴生物账户共积压103亿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若按照前文中最高约75亿美元的特别股息支出计算,将消耗公司超七成资金。更重要的是,在经过短暂高光和漫长内斗后,科兴生物的自我造血能力已经相当匮乏。
  2015年到2020年,科兴生物的净利润总额约为2亿美元。到了2021年,科兴生物新冠疫苗业务收入带动营收飙升至193.7亿美元,同比增长3694%;净利润84.67亿美元,同比增长7572%。
  如今,据市场消息,科兴生物的核心产品“克尔来福”疫苗面临停产。记者在科兴生物官网查询到,公司现有产品主要包括肠道病毒疫苗、甲肝疫苗、流感类疫苗、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水痘疫苗等。在研管线则主要包括百白破系列疫苗、狂犬疫苗、手足口系列疫苗。从这些产品的吸金能力和市场潜力来看,科兴生物面临的是股东内斗和时势已去的内外交困局面。
  据维梧资本披露,新董事会计划分红后仅预留20亿美元运营资金。而科兴生物的非主营业务收入寥寥,即使前述分红落地,控制权落定,那时的科兴生物又当何去何从?
  近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尝试联系维梧资本及科兴生物等方面,但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