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年02月12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8]

每经热评丨《哪吒2》领跑春节档,票房失利者需重新审视定价策略

每经评论员 陈旭
  春节档之前,恐怕没人能预料到《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会以如此惊人的票房表现,超越所有同档期的竞争对手。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2月11日16时左右,《哪吒2》单部作品的票房已接近88亿元,当日电影票房占比85.7%,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又一大赢家。
  然而,在这场电影票房的竞争中,有赢家就有输家。除了《哪吒2》外,其他几部电影如《蛟龙行动》《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和《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等大制作影片,因票房未达预期,投资方压力恐怕不小。
  这一现象也反映在股市表现上。例如,《哪吒2》主投方光线传媒的股价在节后大幅上涨,截至2月11日,短短5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110.91%;而其他几部表现不佳的影片的主投公司股价却大幅下跌,甚至出现跌停。这表明,热门档期对上市公司业绩至关重要,影片票房表现不佳时,如何给股东一个交代,成了相关公司面临的紧迫问题。
  面对票房滑铁卢,一些公司曾尝试暂时撤档,择期上映。比如,2023年春节档的《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和2024年春节档的《我们一起摇太阳》《红毯先生》等影片纷纷撤档。然而,这种选择并未带来显著转机。即使是其后表现较好的《我们一起摇太阳》,总票房也仅为2.76亿元,未能实现票房逆袭。
  撤档无疑是一种冒险。尽管它有时可以为影片赢得时间,但对投资方来说,这意味着电影的收益期被推迟,且复档后的票房表现仍无法保证。因而,在今年的春节档,所有影片都选择了“正面硬刚”。《蛟龙行动》的制片方博纳影业明确表示不会撤档,并呼吁院线给予更多排片。
  尽管撤档并非理想选择,但对于票房表现不佳的影片,是否完全没有机会呢?笔者认为并非如此,降低票价可能是一个有效的自救策略。
  影片上映初期,通常会通过票补等方式拉动观影热情,而对于票房未达预期的影片,调整票价可以有效吸引更多观众进入影院,增加票房收入。降低票价的负面影响主要在于片方可能面临“降价促销”的负面印象,尤其是在片方希望冲击某些奖项时,这种印象可能影响未来声誉。但除非面临重大票房亏损,片方无须过于担忧这种声誉风险。
  降价促销在其他行业屡见不鲜,电影行业亦应勇于尝试。如果通过降低票价能吸引更多观众,增加票房收入,这对改善业绩有着积极作用。尤其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很多观众在票价较低时更愿意走进影院。因此,降价不仅能提升短期收入,更能帮助建立观众忠诚度,为未来观影习惯的培养奠定基础。
  目前,中国电影行业面临的挑战之一是观影人次的不足。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哪吒2》的平均票价为49元,远高于《战狼2》的35元,票价差距使得《哪吒2》尽管观影人次相似,但票房收入远超前者。在大多数家庭中,观影通常是可有可无的消费项目。因此,价格是许多家庭是否选择观影的决定性因素。
  降价策略不仅能提高影片短期的票房收入,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强观众的黏性,培养他们的观影习惯。这对于电影产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如果能够通过降价等手段吸引更多观众入场,无疑有助于为行业带来更多活力。
  面对票房滑铁卢,影视公司若无法逆袭,不妨通过降价等方式吸引更多观众。这不仅能改善当期的财务表现,还能为未来的市场复苏铺路。电影行业应更加灵活地调整策略,积极探索在困境中的自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