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年02月06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5]

首发经济概念股米奥会展:出境展还在初创阶段

每经记者 黄海 每经编辑 梁枭
  “目前,出境自办展的主要功能是帮助中国产品卖出去,为其搭建贸易平台。现阶段,出境展还处在初创阶段,这也是今年(指2024年)被定义为‘出境展元年’的原因。未来,将有不同行业的专业展主办方陆续‘走出去’,到境外采购商聚集的区域举办出境自办展。”在米奥会展官网转载的最新媒体报道中,公司董事长潘建军2024年年初在接受采访时如此说道。
  米奥会展(SZ300795,股价19.88元,市值45.87亿元)被业界称为“中国会展第一股”,主营境外会展的策划、组织、推广及运营服务。据公司官网,公司每年举办的展会数量超76起,参展企业超万家,意向成交额超100亿元。
  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而被外界视为“首发经济”概念股的米奥会展曾连续2个交易日“20CM”涨停。
  就公司与首发经济之间的联系等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于今年1月下旬试图采访米奥会展,但被对方婉拒。
 
 为首发经济重要载体
 
 首发经济是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涵盖了企业从产品或服务的首次发布、首次展出到首次落地开设门店、首次设立研发中心,再到设立企业总部的链式发展全过程。
  整个链条中,展会是首发经济的重要载体之一。以进博会为例,第七届进博会闭幕式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吴政平曾介绍,第七届进博会跨国企业带来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首发首展达到450项,其中包括100多项全球首发、40项亚洲首展、200多项中国首秀,积极助力“首发经济”,激发消费新动能。
  开源证券等券商发布的研报也提示,掘金“首发经济”,积极关注演艺、展会、内容新品首发相关领域机会。如果说进博会是跨国企业抓住首发经济机遇“走进来”的窗口,那么种类多样的出境展会就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平台。
  米奥会展在2024年半年报中提及企业出海浪潮为会展行业带来的机遇——自2023年起,“出海”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重要关键词,由传统的“走出去”向更深层次的全球化布局深度拓展。在出海浪潮的推动下,企业对线下展会的需求正在加速释放,海外参展仍是B2B出海企业最重要的获客手段。企业出海参展拓市场同时,也成为企业实施产业出海的前哨,中国企业出国参展的同时,更是兼顾了对目标市场的投资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在做好“产品走出去”的同时更为“产业走出去”做准备。
  米奥会展曾在2023年年报中提及,公司2023年出国办展面积、组织参展企业数量、展位数等占2023年审批执行的出国办展项目各参数比重均超过50%,在国内组织出国展览的组展单位中排名第一,IP、展馆资源、海外布局等先发优势显著。
  具体到会展项目上,米奥会展介绍,作为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中国自办展,为积极响应国家首发经济号召,2024年12月17日至19日举办的第十七届阿联酋中国品牌联展中,首次来中东参展的企业超800家,共首发新品近10万件,阿联酋联展已成为中企掘金中东的“首发”平台。
 
 布展节奏影响公司业绩
 
 作为出境展服务商,展会数量的多寡直接影响米奥会展的业绩表现。2024年上半年,米奥会展实现营业收入2.6亿元,同比下降26.39%;净利润4072.22万元,同比下降46.56%。
  针对业绩下降的原因,米奥会展解释称,与2023年上半年相比,部分展会举办时间有所变化,2023年上半年在8个国家举办了线下自办展,2024年上半年在4个国家举办了线下自办展,其他部分展会放到2024年下半年举办。
  到2024年第三季度,米奥会展业绩好转,当季实现营收1.65亿元,同比增长42.29%,归母净利润为0.27亿元,同比增长395.58%。
  据多家券商研报,去年第三季度,米奥会展的展会排期场次均高于2023年同期。2024年三季度,公司共举办美国、墨西哥、巴西、南非四场展会,2023年三季度为土耳其、日本、南非三场展会。
  据米奥会展官方公众号,美国展会超400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达1万平方米;墨西哥展超700家企业参展,较上届展会实现翻倍增长;巴西展会超过400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达1.2万平方米;南非展超290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近1万平方米。
  利润率方面,去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43.85%,同比下降9.71个百分点。华西证券研报观点认为:“主要由美国展会开展初期毛利率较低、专业化改革初期成本投入增加等因素导致。”
  至于2024年全年,米奥会展暂未披露具体财务数据。据公司官方公众号,2024年,米奥兰特国际会展在全球9个国家举办了94场行业专业展会,带领近万家中国企业出海,吸引了来自全球近40万人次专业买家到场参观。单从出海国家数量上来看,已较2023年同期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