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高新去年预计扭亏为盈 借产业园区发展首发经济
每经记者 黄 海 每经编辑 陈俊杰
2025年开年,“首发经济”成为各地两会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汇。
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积极发展首发经济”被列为2025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所谓首发经济,据《学习时报》的解释,是指企业从产品或服务的首次发布、首次展出到首次落地开设门店、首次设立研发中心,再到设立企业总部的链式发展全过程。
2024年年底开始,一批“首发经济”概念股相继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其中,作为产业园区运营商的市北高新(SH600604,股价4.6元,市值86.17亿元)亦因此走入投资者视野。
首发经济浪潮下,产业园区扮演着怎样的角色?2月5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联系市北高新投资者交流热线,但截至发稿,未能得到回复。
核心业务包括三大板块
首发经济有着一个特点——“链式”发展,覆盖多环节。不仅关注首次活动,还强调整个链式发展过程,包括新品研发、发布、展示、推广和销售的完整产业体系。这为整个产业链上的企业都带来新的增长动能。
去年12月中旬,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询问市北高新如何布局首发经济。公司曾回应称:“公司作为市北高新园区开发运营商,通过搭建平台、优化服务,加强与园区企业合作,策划活动,引入新技术和新模式,打造酒店、老厂房等区域新地标、新空间,以吸引更多企业在市北高新园区落地开设首店、设立研发中心及企业总部,进一步激活园区经济活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市北高新提及的市北高新园区占地面积为3.31平方公里,位于静安中环北侧。据市北高新2024年半年报,围绕市北高新园区,公司的核心业务包括“产业地产开发运营,产业投资孵化,产业服务集成”三大板块。
据悉,近年来,市北高新园区按照“云、数、智、链”产业演化路径,已形成了“数智赋能+总部增能+科创释能”的产业特征,并代表静安成为上海中心城区对接“全球科创中心”和“国际数字之都”的核心承载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从产业空间布局来看,市北高新园区目前主要包括总部经济园、数通链谷、市北·壹中心、静安国际科创社区和走马塘城市更新区。
总部经济方面,据市北高新官网介绍,截至目前,市北高新园区内共有跨国地区公司总部26家、行业龙头企业100余家、大数据或人工智能企业700余家。
在数通链谷方面,“上海区块链生态谷”项目已成功吸引了包括蚂蚁区块链、华为区块链、上海科学院区块链技术研究所、万向区块链+大数据联合创新中心、中国电气装备集团、信医科技、玳鸽区块链、佗道科技等70余家企业和机构入驻,这些企业和机构涉及数字金融、数字基建、物流供应链、智慧食安等多个重要领域。
至于地标建筑方面,据悉,作为见证上海工业文明发展“老厂房”的静安国际科创社区,是市北高新园区迄今为止首个百亿级、百米高、百万方的载体项目,可集中释放60万平方米的产业新空间。市北高新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该项目已基本建成,并可以提供约30万平方米的办公空间。
去年预计实现扭亏为盈
财报显示,2023年市北高新实现营业收入10.2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8亿元。
在财报中,市北高新曾表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的主要原因系公司2023年度未实现产业载体销售所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公司财报后发现,2024年上半年,市北高新的园区产业载体租赁业务合计实现营收2.6亿元,同比减少了13.61%;产业载体销售业务依然空白,当期公司未发生销售费用。
2024年第三季度,市北高新业绩表现回暖,期内实现营收3.01亿元,同比增长15.74%;归母净利润盈利3845.06万元。与此同期,据市北高新披露的三季报,当期公司销售费用依旧是0。
市北高新在今年1月23日晚间披露的业绩预告中表示,经过公司财务部门的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度公司将实现归母净利润约3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将实现扭亏为盈。
在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看来,当下产业园行业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一与房地产有关,其二则与产业结构的变化有关。“核心来讲,主要是整个产业体系发生了变化,市场在深度调整,客观上对产业园的租赁、出售以及运营管理等业务都会有一些影响。”
“这一轮的稳经济,很大程度上跟产业有关系。政策对于科技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产业的支持力度比较大。作为产业园,要深入把握当前这一轮发展机会,积极地去挖掘产业园在整个宏观经济中的支撑作用。”严跃进进一步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