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年07月18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8]

阿斯巴甜今夏陷入“致癌”风波:蔗糖减产涨价“代糖”市场爆发式增长

每经记者 孙嘉夏 实习记者 黄 海 每经编辑 文 多
  “子弹”飞行半个月后,阿斯巴甜“致癌”疑云迎来阶段性结果。
  7月14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发布了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对健康影响的评估报告,将阿斯巴甜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2B类致癌物)之列,但只要摄入量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可放心食用。
  据媒体报道,国际饮料协会方面随后表示,阿斯巴甜造成的危害并不比芦荟和其他数百种物质的危害大,这些物质根据IARC描述都属于证据“有限”和“不完全充分”的分类。
  阿斯巴甜“致癌争议”落槌后,7月14日(周五)开盘,A股代糖板块(东方财富平台)表现较好,其中圣泉集团盘中一度涨停。截至当日收盘,圣泉集团(SH605589,股价27.45元,市值214.90亿元)涨超8%,保龄宝(SZ002286,股价8.73元,市值32.37亿元)、莱茵生物(SZ002166,股价8.03元,市值59.59亿元)等涨超2%。截至7月17日(周一)收盘,圣泉集团涨1.44%,保龄宝跌3.85%,莱茵生物跌3.37%。
  到7月14日晚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联合国家癌症中心,结合上述最新评估结果和我国居民消费情况进行安全性评估后表示,阿斯巴甜按照我国现行标准规范使用可以保障安全。
  “代糖”诞生至今,被卷入致癌风波的阿斯巴甜并非孤例。
 
 阿斯巴甜屡遭人们质疑
 
 上世纪至今,消费者对“代糖”安全性的担忧贯穿其发展的近百年历史。此次事件的主角阿斯巴甜就曾多次陷入安全争议。
  据公开信息,如今被广泛应用在食品饮料中的阿斯巴甜,实际诞生于一场意外。
  1965年,制药公司GD Searle的研究人员在进行药物实验时合成了阿斯巴甜,机缘巧合下,研究人员舔到了沾有阿斯巴甜的手指,发现了这一甜味物质。8年后,GD Searle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申请批准销售阿斯巴甜。
  而在天然糖产业大行其道的年代,想要推行一款人工合成物质打破垄断并非易事。
  GD Searle的申请在当时遭到了美国科学家的抵制,反对理由包括可能导致智力低下、内分泌失调等。最终,FDA经过评估后还是给阿斯巴甜开了绿灯,分别在1983年和1996年允许阿斯巴甜被应用于碳酸饮料和食品中。
  自此,阿斯巴甜开始陷入争议的循环——随后近三十年,阿斯巴甜屡遭质疑,又屡次洗清“嫌疑”。时至今日,问题又回到原点,被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阿斯巴甜究竟安不安全?
  6月30日,中国营养学会营养健康研究所产业中心前部长吴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阿斯巴甜是常用于饮料的非营养型甜味剂,其稳定性较强,可以耐受短时间的加热处理,因此常用于乳饮料、果汁饮料和碳酸饮料中,“中国目前的法规是阿斯巴甜在合理范围内是可以添加的”。
  在最新评估报告中,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援引对人类致癌性的“有限证据”,将阿斯巴甜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第2B组)。
  看到上述评价结果后,国际饮料协会发文直言,阿斯巴甜造成的危害并不比芦荟和其他数百种物质的危害大。
  据了解,按照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致癌物的分类标准,2B类物质通常是对人类可能致癌但缺乏充分科学证据。
  据媒体报道,截至2017年,2B类致癌物质已超200种。
  联合专家委员会得出结论,所评估的数据表明没有充分理由改变以往确定的阿斯巴甜每公斤体重0~40毫克这一每日允许摄入量。因此,委员会重申,人们可在这个每日限量内放心食用。
  2023年7月14日晚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联合国家癌症中心结合最新评估结果和我国居民消费情况进行安全性评估后也表示,阿斯巴甜按照我国现行标准规范使用可以保障安全。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联合国家癌症中心于7月14日发文指出,阿斯巴甜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及中国、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批准合法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截至目前,CAC批准阿斯巴甜可用于冷冻饮品、口香糖、糖果、焙烤食品、水产品、调味品、碳酸饮料等,规定最大使用量为0.3g/kg~10.0g/kg。
  我国通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阿斯巴甜的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等进行严格规范管理。
  CAC和欧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也采用了相同或相近标准。
 
 天然糖市场份额被蚕食
 
 此次致癌风波暂告一段落,阿斯巴甜身上的争议循环能否打破,仍是一个未知数。与阿斯巴甜经历的循环不同,人们对天然糖的态度转变则一致得多。
  从“甜蜜使者”到“健康公敌”,糖和含糖食品广泛进入大众生活的百十年里,人们对“糖”的态度发生了相当明显的转变。
  一个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世卫组织对糖摄入的建议指南。
  世卫组织将糖分为内源糖与游离糖。内源糖是指水果和蔬菜中的糖,这些糖由一层植物细胞壁包裹,消化起来更为缓慢,进入血流所需的时间比游离糖更长,对人体健康基本没有危害。游离糖是指厂商、厨师或消费者添加到食品中的单糖和双糖,以及蜂蜜、糖浆和果汁中天然存在的糖。
  根据世卫组织1990年制定的标准,成年人每日摄取的游离糖不应超过当天摄取全部热量的10%。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曾在《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指南》中建议,最好能进一步限制在5%以下。
  而世卫组织的健康建议对游离糖消费的影响相当有限。为了从糖产业角度对游离糖消费进行限制,2016年“世界肥胖日”当天,世卫组织发布指南,呼吁世界各国对含糖饮料征税,以对抗全球肥胖症大流行。
  在世卫组织一连数年的呼吁下,21世纪以来,各国相继颁布“糖税”政策减少糖类消费。“此消彼长”之间,“代糖”迎来了发展契机。
  复盘国内“代糖”市场爆发式增长的起点,可以发现市场上并无一个公认的明确起始时间。从相关部门的发声频率和代糖企业营收增速来看,这个起点大致在2019年。
  2019年7月,《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发布,行动倡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安全标准允许使用的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取代蔗糖;科学减少加工产品中的蔗糖含量;提倡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g;倡导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饮料替代饮用。同年9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在《关于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指导意见》中重申,科学减少加工食品中的蔗糖含量,倡导使用食品安全标准允许使用的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取代蔗糖。
  政策导向明确后,从2020年开始,A股的“代糖”厂商开始进入业绩增长区间。
  比如金禾实业(SZ002597,股价23.70元,市值132.94亿元),2020~2022年,营收从36.66亿元增至72.50亿元,几近翻倍。公司2022年年报显示,金禾实业当期天然甜味剂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89亿元,同比增长40.36%。
  无独有偶,莱茵生物同期营收也从7.83亿元增至14.01亿元,接近翻番。公司在2022年报中表示,天然甜味剂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89亿元,已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此外,主要产品包括功能性糖醇的保龄宝三年内的营收也有明显增长,从20.55亿元攀升至27亿元。
  有人欢喜有人忧,“代糖”因成本与健康因素打开销路的另一面,天然糖的市场份额正被逐步蚕食。
  在部分白糖产业人士看来,“减糖”一说背后,实际有着种种利益因素在“推波助澜”。
  “在中国谈减糖,一定是背后有利益的一些因素。”谈及时下盛行的“减糖”言论,广西大学绿色制糖团队李凯教授2023年5月曾在电话中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直言。
  李凯教授是一位“代糖”的反对者,除了在大学岗位外,他还兼任广西制糖学会的理事长。
  糖业正是广西的传统优势产业。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数据,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已连续18年占全国的60%左右。
  “世卫组织喊减糖是有依据的,我们喊减糖就压根没道理了。”李凯认为,目前我国的人均食糖消费距离发达国家有着显著差距,按世卫组织的摄入量标准,中国的人均糖摄入量亦远低于标准量。
  “像亚洲的日本、韩国,这些(年人均食糖消费)都在世界平均数以上,全球的平均数大概在24.5公斤/每人每年。中国不到11公斤,是10.93公斤。就按11公斤算,(也)不到全球平均的一半。但是再乘上人口基数,我们肯定显得大了。”
 
 供需缺口推动糖价走高
 
 很长一段时间,天然糖与“代糖”市场之间存在一个微妙的平衡。而眼下,该平衡似乎要被突如其来的厄尔尼诺打破。
  2023年7月,全国多地气温居高不下。世界气象组织在最新通报中预测,厄尔尼诺现象在2023年下半年持续的可能性达到90%,预计此次厄尔尼诺现象的强度“至少为中度”。
  来自海洋和大气观测的综合结果显示,热带太平洋地区7年来首次出现形成厄尔尼诺现象的条件,这可能会引发全球气温飙升,以及极端天气,各国政府应做好应对相关气候事件的准备。
  从以往经验来看,厄尔尼诺现象往往会对全球的白糖产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民生证券在最新研报中指出,厄尔尼诺发生概率再度上调,白糖、棉花、棕榈油等商品面临较大减产风险,或推动整体价格上行。
  目前,北半球白糖基本结束了收榨季节,主产国泰国、印度和中国都面临减产问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援引外媒报道称,2022/2023年榨季截至2023年5月31日,印度的食糖产量下降了8%以上,至3224万吨,而2022年同期为3519万吨。
  据中国糖业协会数据,2022/2023年制糖期,截至2023年5月底,食糖生产已全部结束。本制糖期全国共生产食糖897万吨,比上个制糖期减少59万吨。
  产量下滑的同时,市场对白糖的整体需求并没有减少。中国糖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全国累计销售食糖625万吨,同比增加88万吨;累计销糖率69.7%,同比加快13.3个百分点。
  2023年5月,面对投资者有关2023年白糖行情走势的提问时,南宁糖业(SZ000911,股价9.98元,市值39.95亿元)在业绩说明会上指出,当前国内处于“缺糖”局面。“目前来看,全球食糖库存维持偏紧的格局,主要发达国家库存皆处于历史低位。国内由于减产、进口减少和需求恢复,处于缺糖局面。”
  供需之间的缺口推动糖价走高。6月下旬以来,尽管白糖价格稍有回落,但整体依旧处于高位。生意社数据显示,截至7月14日,国内白糖价格为7148元/吨,较2022年同期增长21.69%。
  因为机制糖行业具有季产年销特征,全年白糖生产集中于每年11月到次年3月左右,在全年进行销售。对于国内大部分白糖企业而言,停榨期间,因为无原料蔗采购,现货糖价上涨对业绩实际存在正面影响。
  受益于白糖价格抬升,国内白糖企业的经营业绩迎来显著增长。7月14日晚间,南宁糖业披露的半年报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3年1~6月扭亏,归母净利润为1701.60万~2552.00万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18.20%~127.29%。
  白糖产业链上游“吃饱”,下游却不得不面临成本压力。在多家“代糖”企业看来,白糖价格走高,某种程度上会促进“代糖”使用量增加。
  7月3日,华康股份(SH605077,股价27.05元,市值61.80亿元)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部分产品的使用与白糖价格有一定的相关性,随着白糖价格上涨,部分“代糖”产品的应用范围及使用量将会增加。
  2023年4月,金禾实业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也表示,从下游食品工业生产经营的角度来看,蔗糖等高热量糖类产品价格上涨带动产品成本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代糖”使用量增加。
  然而,一如遭受质疑的阿斯巴甜,在“代糖”行业中,几乎所有明星单品都遭受过大众对其健康隐患的质疑。
 
 业内观点分歧正在形成
 
 “原来认为甜味剂是足够安全的,因为均经过系统的毒理学评价,长期正常剂量范围内食用于身体无害。现在研究结果是,长期食用可能会引起一些慢性病。”
  5月19日,查阅世卫组织有关非糖甜味剂的最新使用指南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系主任唐彦君在微信上感叹:“这个结果颠覆了原来对甜味剂的认识。”
  5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一份关于非糖甜味剂的新指南,建议不要使用非糖甜味剂来控制体重或降低非传染性疾病风险。长期使用非糖甜味剂可能存在潜在不良影响,如增加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成人死亡率的风险。
  不过,世卫组织的这份指南并未引发“代糖”行业巨震。多位专家均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达了相似的看法,与阿斯巴甜等人工合成甜味剂相比,来自天然的糖醇类产品以及甜菊糖等产品往往被视为更为安全的选择。“代糖反对者”李凯也向记者表示,并不反对来自植物基的甜菊糖等作为“代糖”。
 在“代糖”行业内,以原料是否来自天然产生的观点分歧正在形成。人们的健康意识,推动“代糖”市场从阿斯巴甜等人工合成甜味剂向天然甜味剂过渡。这一点在阿斯巴甜身上体现得极为明显。
  尽管多次被证实“安全”,从市场份额的角度来衡量,人们对阿斯巴甜的信心的确在降低。根据沙利文研究数据,2015~2019年,化学合成高倍甜味剂中阿斯巴甜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1%。
  包括晨光生物(SZ300138,股价16.69元,市值88.92亿元)、三元生物等在内的多家企业均曾公开表示,随着人们对“代糖”食品安全重视度的提高,赤藓糖醇、甜菊糖等天然甜味剂市场需求量将会继续增加,市场空间巨大。
  然而,从业绩上看,围绕赤藓糖醇做文章的“代糖”企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过。
  2023年一季度,在丢失大客户“元气森林”后,三元生物(SZ301206,股价31.11元,市值62.94亿元)当期营收降至1.16亿元,同比下降57.35%;归母净利润780.82万元,同比下降87.56%。
  保龄宝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收6.10亿元,同比下降约7.22%,归母净利润1704.97万元,同比下降约60.09%。
  “赤藓糖醇前几年火了以后,很多人都投这个项目,市场上的供应量很大……市场价格基本上跟成本差不多了,所以他们肯定会存在业绩上的问题。”6月30日,一位“代糖”行业内部人士在电话中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目前市面上厂家使用的技术主要来自几家研究所,菌种、效益都大同小异。彼此之间的区别主要在内控、生产等方面。
  在该人士看来,目前的赤藓糖醇赛道已经过了高增长期,经历很短的平稳期后,就直接出现了供过于求的阶段。“肯定是需要一段时间将经营差的,或是内部控制能力稍微差一点的企业淘汰掉……需求一直在增长,慢慢等供给跟增长取得一个平衡以后,又会出现一个(增长)点。”
  从下游的反应来看,新的业绩增长点尚不明朗。
  首先是“代糖”之间的替代问题。就阿斯巴甜的主要应用场景——可乐来说,百事公司首席财务官Hugh Johnston于7月13日表示,该公司不打算改变其产品组合,并重申阿斯巴甜是安全的。
  他表示,全球200多名科学家进行了100多项高质量科学研究,都得出阿斯巴甜是安全的结论。
  其次是“代糖”本身的价格问题。一位头部无糖饮料厂商的内部人员7月14日在微信上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公司的用糖成本并无多大变化,暂时也无提价策略。从其个人角度来看,当前的代糖越来越成熟,产量也稳步抬升,“感觉(价格上)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