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12月28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4]

实施“乙类乙管”! 新冠肺炎改名新冠病毒感染

国家卫健委: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

每经记者 李宣璋 每经编辑 陈 星
  2022年12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经国务院批准,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采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再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
  12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措施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
  “实施‘乙类乙管’,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实施分级分类收治并适时调整医疗保障政策。检测策略调整为愿检尽检。调整疫情信息发布频次和内容。”米锋说。
 
 “乙类乙管”绝不是放开不管
 
 米锋表示,实施“乙类乙管”,绝不是放开不管,重点是强化服务和保障。要抓实抓细医疗救治资源准备,着力做好群众用药需求,全力做好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的防护和救治,特别是强化老年人疫苗接种和健康管理,切实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
  调整为“乙类乙管”后,相关防控措施会有哪些不同?对此,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表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在传染源发现方面,主要是通过医疗机构就诊、居民自我健康监测、重点人群检测等方式来发现感染者。各地要保证社区保留足够数量的便民核酸检测点。保证零售药店、网络销售电商要有充足的抗原检测试剂,来满足居民的检测需求。
  第二,在传染源的管理方面,对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病例采取居家健康管理。
  第三,在社会面的防控方面,更多的集中在重点场所、重点机构、重点人群,取消或者减少对其他场所机构和人员活动的限制,尽量减少对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
  比如说,除了养老院、社会福利院这些特殊机构以外,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不再对跨区域的流动开展落地检,不再对外溢风险人员开展跨区域协查,不再划定高风险、低风险区,也不再采取高风险区“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等风险管控措施。
  第四,在国境卫生检疫方面,对入境人员不再实施闭环转运、集中隔离等措施。来华人员按照海关要求,填写健康申明卡,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的人员可以直接进入到社会面,对入境的物品不再采取预防性消毒,对进口冷链食品也不再进行抽验。
 
 重症救治高峰省份重症床位已近临界值
 
 当下,重症救治医疗资源情况如何?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在床位资源方面,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总的床位数是561.6万张,近期床位使用率在60%左右浮动。
  截至12月25日,全国重症医学床位总数是18.1万张,也就是10万人有12.8张,其中,三级医疗机构的重症医学床位数是13.34万张,可转换ICU的床位是10.48万张。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重症床位的使用率平均在50%左右波动。
  “全国重症床位资源总体来看是充足的。当然,目前正在经历重症救治高峰的省份,重症床位的资源已经接近临界值,需要进一步扩充重症床位的资源,或者是加快重症床位的周转。”焦雅辉强调。
  在重症抢救的设备方面,截至12月25日,共有血液透析单元16.7万个,床旁血滤机(CRRT)2.4万台,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2600余台,有创呼吸机13.1万台,无创呼吸机15.7万台,监护仪109万台,高流量吸氧仪5.8万台。
  焦雅辉指出,目前来看,全国总体床位资源和设备资源能够满足重症患者救治需求。“我们也将根据发展情况继续加大监测,同时要求在区域之间建立区域协同支援制度,根据每个地方不同阶段的需求,及时统筹调配全国重症资源加强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