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解读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
二十条之后,不排除进一步优化调整
每经记者 李宣璋 每经编辑 陈旭
11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全力抓好当前疫情防控处置工作举行新闻发布会。
此前在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本次发布会对上述二十条措施调整的原因和依据以及集中隔离等具体问题进行了解答。
防控强调更加科学精准
本次防疫政策的调整和优化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雷海潮表示,不断优化疫情的防控举措,不是放松疫情防控工作,而是强调更加科学精准,强调更加与时俱进。
“我们要根据病毒的演进变化趋势,还有我们实际防控能力的改善和提升,以及我们积累的临床治疗经验和认识,来优化和调整疫情防控措施。”雷海潮强调,每一次对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都是十分审慎的,也是经过专家科学论证的,确保积极稳妥、风险可控。
在调整的众多政策中,雷海潮以取消判定密接的密接来举例说明。“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集中流行病学调查人员的精力和时间,来把风险地区和密接人员的有关调查和风险管控的工作做得更好,能够用更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把疫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平衡好我们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长期以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过度防控一直是国家整治的重点,那么在优化防控工作二十条措施公布以后,怎样避免出现这些问题?
对此,雷海潮表示,主要从4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要加强各级党政干部的政策解读和培训工作;二是要加强对各级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工作;四是要加强对于“一刀切”和“层层加码”问题的整治力度。
“今后工作当中,我们还要及时收集整理各方面群众和有关媒体的反映,来进一步保证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举措能够原原本本、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和执行落实。”雷海潮强调。
不排除进一步优化调整
此次防控措施的优化将多处集中隔离的要求进行了调整,这是否意味着集中隔离的作用和必要性在降低,以后是否会逐步取消集中隔离这一做法?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是一种新发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仍然还没有终止,从它的危害角度看,我们对于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密接人员实施集中隔离,这是对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近三年的抗疫实践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然,这次二十条优化措施对于密接、高风险区溢出的人员,以及结束闭环作业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缩短了集中隔离期限,或者由之前的集中隔离调整为居家隔离或者健康监测,这样的调整是基于我们对病毒新的特点,以及前期边防控、边研究、边总结、边优化的实践,是基于数据、证据的基础上作出的,并不是说集中隔离作用必要性在降低。”王丽萍强调。
关于以后是否会逐步取消集中隔离这一做法,王丽萍指出,未来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对这个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以及整个国内外疫情形势变化,也不排除再对我国隔离措施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调整。
本次优化疫情防控政策中提到加强对隔离封控人员的服务保障,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诊,保障居民治疗、用药等需求。那么,对于隔离封控人员来说,他们的正常就医应该如何保障?
对此,雷海潮区分了五类情况来进行相应的安排:
一是已经发生疫情的地方,可以通过安排黄码医院,也就是对于风险人员就诊有相应的保障和渠道,各地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关键就是要真正落到实处。
二是更加科学精准做好医疗机构本身疫情防控工作。不能说因为有阳性感染者到访,就持续关闭很多的科室,关闭很长的时间。
三是要对一些重点人群作出更加精细的安排。对于辖区内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群、孕妇,还有一些需要持续放化疗、透析的患者,都应该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了解他们的状况。另外,对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要保证他们的日常用药需求。
四是进一步充实院前医疗急救力量。一旦发生疫情,一定要保证充分的车辆、充分的人员,一旦有急诊方面的需要,要迅速派车。
五是加强集中隔离点管理。要求集中隔离点要及时了解和排查处于集中隔离状态的人员,到底是什么样的健康状况,比如有没有基础疾病。另外,在每天的健康监测过程当中,除了要了解他们的体温、核酸状态以外,也要了解他们有哪些身体方面的不适应,要及时作出医疗服务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