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有序转移新地标:锂电西南飞 四川如何“筑巢引凤”?
策划人 何强 每经记者 谢陶 每经编辑 梁枭
在国家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四川决心勾画新的制造业蓝图,依靠优秀的资源禀赋、良好的营商环境在锂电产业链争得“一极之地”,成为新能源时代的动力电池“大后方”。
9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承接制造业有序转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指出,要“发挥……锂电材料先发优势,着力健全产业链条,大力承接发展……锂电材料及电芯制造产业”。到2027年,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等产业集群。
早年,动力电池产业链多集中在江苏、广东等沿海省份。近年来,随着四川、江西等地的资源禀赋得到挖掘,动力电池领域大有“诸侯并起”之势。福建宁德、江西新余等多个城市纷纷剑指“锂都”,围绕锂矿资源及锂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新一轮区域经济竞争。
其中,坐拥两大锂矿和巨量清洁能源的四川成为锂电巨头们优先布局的新高地。多个市州动作频频,迅速聚集起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行业龙头,以及亿纬锂能、中创新航、贝特瑞、大族激光等细分领域领军企业。
在这轮“锂电西南飞”的热潮中,四川之所以能“筑巢引凤”,不只靠“天时地利”,“人和”才是关键。
宁德时代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之所以在成都建厂,是由于良好的营商环境、广阔的市场需求、城市对人才的虹吸效应。而在宁德时代投资百亿的宜宾,当地政府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针对企业关心的每一项问题,像物流、场平、电价等,我们都以最快的速度予以答复,消除企业顾虑。”
禀赋:锂矿、水电、天然气资源富集
20世纪90年代,索尼推出锂离子可充电电池,在消费电子领域引发了一场革命。如今,随着新能源汽车加速崛起,锂再次站上风口,成为新能源时代下的“白色石油”。
纵览中国锂电的产业布局,江苏、广东等先天拥有区位优势的沿海地区,因其密集的资本与技术优势,无疑是行业的“执牛耳者”。但随着区域经济形势的变化及围绕锂矿资源争夺的“白热化”,越来越多锂电领域领军企业开始将目光瞄准四川这片内陆“开放新高地”。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看来,国内动力电池产业链发展的趋势一定是向西部转移,特别是四川。“四川的锂资源丰富,占到全国一半以上,石墨资源也在附近,而材料占据了电池的主要成本。”
数据显示,四川已探明的锂矿资源占世界锂矿资源的6.1%、全国的57%,居全国之首,主要集中在甘孜州的甲基卡和阿坝州的可尔因两大矿田。与此同时,因靠近西藏和青海,四川盐湖锂资源供应也相对容易。
记者了解到,在增加锂资源供给方面,今年初,四川时代(宁德时代子公司)还与甘孜州投资集团、宜宾三江汇达公司、四川省天府矿业公司签订协议,加快四川锂矿资源勘查开发。预计到2025年,四川将形成锂矿开采能力500万吨,基础锂盐产能60万吨。
富集的锂矿资源,令四川具备了较好的资源保障及成本优势,吸引到众多锂电企业在此布局。除此之外,四川在水电及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领域的优势也在新一轮的产业竞争中凸显。
虽然锂电在使用阶段具有明显的节能减排优势,但其制备过程却具有高耗能特征。在“双碳”目标下,锂电企业面临沉重的节能减碳压力。此外,针对出口产品,欧美等主流市场有严格的溯源流程,必须确保生产中使用清洁能源。
而四川水电装机容量已突破9000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一,绿电比例高达80%,水电为主的能源结构将很好地解决锂电企业面临的节能减排难题。显著的水电优势是江苏等锂电大省所不具备的。这也是《实施意见》要求“大力承接绿色低碳产业”的底气所在。
以近年异军突起的宜宾为例,依托水电优势,动力电池企业在此加速聚集。宜宾市经济合作和新兴产业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宜宾区位交通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良好。与此同时,绿电质优价廉。宜宾有近700万千瓦装机量的绿色水电资源,绿电占比达85%,电价明显低于东部地区。”
显然,对于较为依赖生产成本优势的锂电领域企业来说,四川较低的电价水平是个重要的“福利”。天宜锂业董事长裴振华表示:“我们是从江浙那一带过来投产的,在四川列了几个城市作为选项,宜宾的水电价格优势及政府的服务意识立即吸引住了我们。”
此外,作为重要的天然气产地,四川日益增加的天然气产能也为锂电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助力。
像遂宁,突出的天然气资源优势令其在“锂都”的争夺战中加分不少。预计到2025年,以遂宁为中心的天然气生产规模将突破200亿立方米、占全省常规天然气总产量的50%以上。
事实上,早于产业风起之时,四川就在新能源领域积极谋篇布局。2017年,四川省政府发布《四川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提出要以大规模储能电池、能源互联网等装备研发制造领域为重点,大力推进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发展。而谈及接下来的能源发展规划,四川省能源局局长梁武湖曾表示:“四川将继续推进清洁低碳转型。到2025年,清洁能源装机占比88%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42%左右,天然气消费比重19%左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
生态:建圈强链,构筑先发优势
9月23日发布的《实施意见》要求,优化动力电池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围绕行业领军企业完善跨区域产业生态圈。“锂电高地”的竞争,实质就是地区间产业链与产业生态的竞争。作为全国最早布局锂电产业的省份之一,四川提前“筑巢引凤”,围绕龙头企业,聚焦产业关键环节,完善产业发展生态。
比如成都就围绕“建圈强链”,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加快招引绿色低碳产业链项目,聚集起了一汽大众、一汽丰田、沃尔沃等三十多家整车企业。同时,还出台了一系列以《成都市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为代表的行动方案,“手术刀式”切入产业发展的难点痛点。
成都市经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前十名中,已有4家落户成都。今年1~5月,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签约重大项目13个,总投资671.87亿元,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8个,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
依托不断壮大的新能源汽车“朋友圈”,成都相继与新能源整车龙头比亚迪(SZ002594,股价273.96元,市值7975亿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SZ300750,股价429.50元,市值10482亿元)这两家巨头成功签约,将合作推向产业“深水区”。
为何选择再度“加码”成都?宁德时代有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2021年,我们已在成都布局锂电池制造,正极材料制造项目。再度携手成都,离不开成都良好的营商环境,广阔的市场需求及城市对人才的虹吸效应。成都全力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工作,加快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动力电池产业的全链条聚合,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发展优势明显。”
与成都一样聚焦引进链主企业、发力产业生态的城市还有宜宾。在产业集聚研究专家杨建国看来,“宜宾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了产业集聚,同时抓住了动力电池发展的风口,找到了上下游产业链的主线”。
2017年,宜宾引进锂宝新材料、光原锂电项目,迈出了发展动力电池产业的第一步,实现了动力电池产业的从无到有。但由于缺少链主企业,宜宾锂电产业起步缓慢。
于是,宜宾将目光投向了行业龙头宁德时代。在追逐宁德时代的过程之中,宜宾充分展现了一座内陆城市对于产业变革热切的渴望——屡次被拒,却从未放弃,抓住每个机会与链主企业沟通,寻找合作的突破口。“针对企业关心的每一项问题,像物流、场平、电价等,我们都以最快的速度予以答复,消除企业顾虑。”宜宾市相关负责人表示。
2018年11月,宁德时代与天华超净(SZ300390,股价69.58元,市值409亿元)共同投资成立天宜锂业,落子宜宾。记者了解到,当年天宜锂业年产4.5万吨氢氧化锂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仅用时9个月,创造了这一领域的“宜宾速度”。显然,对这座致力于成为“动力电池之都”的城市而言,把握产业变革的风口时不我待。
2019年9月,宁德时代与宜宾签署协议,成立全资子公司“四川时代”,计划投资100亿元建设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之后的时间里,科达利、天华超净、贝特瑞一批企业纷沓而至,产业链在此加速聚集。
“截至目前,宜宾已累计签约动力电池及其配套项目75个,涵盖正极、负极、铜(铝)箔等6大组件和正极前驱体等核心材料及辅材等项目。以四川时代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所在的三江新区为圆心,宜宾已初步构建起从原材料、组件到整车,再到电池回收的‘1+N’动力电池绿色闭环全产业链生态圈。”近日,宜宾市经济合作和新兴产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布局:聚焦细分赛道,多点开花
相关分析人士认为:“四川已成为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生态体系最完整、配套协作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已形成成都、宜宾、遂宁、眉山、甘孜、阿坝多地协同发展的格局。”
记者观察到,在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每座城市并非一拥而上,挤入热门领域,而是围绕自身区位优势,在产业链的细分领域探寻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以近年表现突出的遂宁和宜宾为例,一个志在“锂电之都”,一个瞄准“动力电池之都”。宏观上来看,四川锂电产业两大重镇遂宁和宜宾的分工已然形成:前者重在锂电材料基础加工,后者侧重产业链下游的动力电池生产制造。
过去几年,以深耕锂资源开发和锂产品加工的天齐锂业(SZ002466,股价108.98元,市值1789亿元)为龙头,一大批锂电企业和项目向遂宁聚集。2021年,遂宁锂电产业营业收入增长达到67.3%,全市已有锂电项目计划总投资600亿元以上,预计2025年产值突破千亿元。
当前,遂宁已构建了从锂资源开发到锂电池回收利用的全生命周期生态圈,成为川渝地区规模最大的锂电材料生产基地,落地建设了包括富临精工(SZ300432,股价14.68元,市值179亿元)、盛新锂能(SZ002240,股价50.27元,市值435亿元)等14家上市公司在内的锂电项目60余个。
“从上游矿产原材料、锂电材料到动力电池,再到电池回收利用,遂宁已形成锂电循环产业链,拥有52家锂电相关产业企业,可实现主要原料就地采购,部分产品就地销售。”四川蜀矿环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敬分析道。
而宜宾则在产业链下游的动力电池生产制造及新能源汽车配套领域“一路狂奔”。在工信部最新确定的全国11个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中,宜宾成为四川唯一入选的城市(重卡特色类)。
而在此前闭幕的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宜宾继续“加码”,签约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配套项目48个,涵盖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电池回收利用等领域。签约企业中,不乏中材锂膜、远东控股、大族激光(SZ002008,股价27.32元,市值287亿元)、贝特瑞(BJ835185,股价50.51元,市值368亿元)等细分领域龙头。
谈及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宜宾市经济合作和新兴产业局相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我们将支持四川时代1~6期和时代吉利项目技改扩能,整体再提升产能约70GWh,将动力电池产能扩大到300GWh。同时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向储能电池、电池应用领域扩展。”
据最新发布的《实施意见》,四川将支持成都、遂宁、雅安、眉山联动打造锂电产业发展带。而当前,在锂电企业“西南飞”的过程中,除了宜宾、遂宁、成都等领军城市,四川各地正从不同的细分领域切入,呈现多点开花的发展态势。
去年,凭借新型杂卤石钾盐矿资源,达州市宣汉县吸引了锂电巨头——赣锋锂业(SZ002460,股价78.96元,市值1592亿元)和正威国际集团在当地布局产能。今年6月,达州又拿下了计划总投资170亿元的蜂巢能源达州锂电零碳产业园项目。
自贡则把锂电产业的重点放在锂电正负极材料产业、锂电池组装和回收利用等领域,吸引到江苏天钧动力电池包精密结构件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落地。
彭山曾在锂电上并不占先手,如今也已经拥有了锂电池四大主材中的三个门类——正极、负极、电解液。随着中创新航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眉山基地签约,彭山锂电产业链将进一步完善。
此外,像是绵阳锂电项目聚焦电动工具、园林工具等高倍率细分市场;而广安则借力比亚迪成功进入到锂电终端产品生产应用环节。
不难看出,得益于资源禀赋、产业招引以及区域分工协作,四川有充足的底气吸引锂电领域领军企业“西南飞”。而从四川的区位优势来看,顺江而下可辐射汽车重镇湖北武汉和上海,南向可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东南亚。这也为锂电产业未来发展打开了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