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云动通过港交所聆讯 收入依赖AR/VR营销服务
公司顶着“元宇宙第一股”概念,技术研发开支每年仅过千万元
每经记者 毕媛媛 每经编辑 董兴生
9月22日,据港交所披露,飞天云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天云动)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申万宏源香港为独家保荐人。
顶着“元宇宙第一股”名号的飞天云动,在上市前已获得资本市场的关注以及多轮融资。
招股书显示,AR/VR营销服务业务是飞天云动目前的主要收入来源。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按收入计算,飞天云动在AR/VR内容及服务市场的市占率排名第一,占据2021年总市场份额的2.6%。
但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飞天云动在AR/VR(AR:augmented reality,即增强现实;VR: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业务的推广上耗费了大量流量获取成本,每年以亿元计算;而技术研发开支,每年仅过千万元。
2019年,飞天云动完成由游戏业务向AR/VR内容及服务业务的转型,同年8月27日,前身公司掌中飞天正式于新三板摘牌。到了2021年11月,飞天云动正式宣布发布飞天元宇宙平台,紧接着的2021年12月28日,飞天云动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材料。
可以说,过去几年,飞天云动的每一步都走在资本风口上,直到通过上市聆讯。那么,飞天云动真的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公司流量投入高企
2016年,AR/VR技术开始在各类场景中应用落地,中国AR/VR内容及服务市场的发展也开始起步。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按收入计,AR/VR内容及服务市场的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人民币11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人民币2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10.2%。预计到2026年,AR/VR内容及服务市场的市场规模将达人民币1302亿元。
把握这一风口,飞天云动成了“吃到螃蟹”的公司。
招股书显示,AR/VR营销服务业务是飞天云动目前的主要收入来源。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按收入计算,飞天云动在AR/VR内容及服务市场的市占率排名第一,占据2021年总市场份额的2.6%。
飞天云动自称,公司合共为包括娱乐、教育、文旅、技术、保健及汽车等行业的超过50名广告客户提供AR/VR营销服务及推广超过250件广告产品,大部分为应用程式及网站。
2020年,飞天云动将AR/VR SaaS作为业务重心之一后,该业务呈现高速增长。具体而言,飞天云动AR/VR SaaS业务的收入由2019年的650万元增加41.8%至2020年的920万元,并进一步增加122.9%至2021年的2060万元,并由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210万元增加353.2%至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950万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飞天云动的AR/VR SaaS付费订购用户数目达到超过2200名。
飞天云动对AR/VR几乎是全情投入。根据招股书,2019年、2020年、2021年及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AR/VR营销服务、AR/VR内容及AR/ VR SaaS业务产生的收入为1.9亿元、2.7亿元、5.6亿元及2.3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约75.3%、78.5%、93.8%及100.0%。
但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飞天云动在AR/VR业务推广方面,耗费了大量流量获取成本。在具体的收入成本明细上,飞天云动在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截至3月31日止三个月的流量获取成本分别为1.15亿元、1.38亿元、3.11亿元和1.27亿元,分别占收入成本总额的65.6%、59.2%、74.2%和81.5%。
而在研发开支方面,飞天云动付出得并不算多。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截至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开发开支分别为1143万元、1505万元、2170万元和815万元。
短板显而易见,飞天云动在招股书中表明,有意加强研发能力,且“由于AR/ VR内容及服务行业(即元宇宙场景应用层)为新的及正在发展的行业,我们的高历史增长率未必能够作为未来业绩的指标”。
尚无肯定变现模式
资料显示,飞天云动的前身掌中飞天成立于2008年,最早为游戏研发发行商。2017年,飞天云动由游戏业务转向AR/VR内容及服务业务,并于2019年完成转型。
转型后的2019年8月27日,掌中飞天正式于新三板摘牌。根据摘牌前的收市价人民币38.63元,彼时公司的市值约为3.5亿元。
不过,直到2021年11月,飞天云动才正式发布飞天元宇宙平台。紧接着的2021年12月28日,飞天云动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材料。
在上市申请材料中,飞天云动的主体围绕着“AR/VR”以及“元宇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招股书中发现,关于“AR/ VR”的相关词汇高达1670个,“元宇宙”则被提到了318次。
虽然飞天云动表示“由于我们的飞天元宇宙平台计划属初步阶段,并无肯定的变现业务模式,我们飞天元宇宙平台的发展及未来营运属高度不确定,而可能无法完全辨别我们所面临的趋势”,但打上“元宇宙第一股”的概念,飞天云动仍然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重视。
2021年起,元宇宙成为热门词汇,但元宇宙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中国元宇宙投融资数据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元宇宙融资额达54.6亿元、中国虚拟人企业达16万家、支持元宇宙的省/市达20多个。前不久,服贸会发布的蓝皮书显示,我国元宇宙上下游产业目前产值超过400亿元。
招股书显示,飞天云动的控股股东为汪磊、李艳浩,二者为一致行动人,双方通过全资控股的企业合计持有飞天云动49.66%的股份;此外,飞天云动还有持股38.06%的机构股东以及持股12.28%的自然人股东。机构股东中,包括了同创伟业、西安智耀、赛富动态、大运河(南京)基金、合肥水木、陝西大数据、宁波米度、国创飞天、开源未来、天津星火、西安碧悦、中桐芯源、南昌小蓝、深圳栗子、深圳领航、济南泰岳、上海蛰纪及海南易林等多家公司。
从2020年7月起,飞天云动开始了融资之路,先后进行了A轮、A+轮、B轮、C轮等多轮融资。
不过,当前大多“AR/VR”以及“元宇宙”的专利被微软、苹果、三星以及互联网大厂把持,飞天云动上市后的独家优势,仍需探索和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