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热评丨中国家族企业如何富过三代
每经特约评论员 宋清辉
中国家族企业和国外家族企业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开玩笑且认真地说,两者最大的区别是,中国的家族企业由中国人掌权,外国的家族企业由外国人掌权。中西方企业家的治企方式、思维、落地方式有差异,家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会有差异。改革开放以来,不少中国家族企业在向外国家族企业学习,但是现在回顾起来,尚无法判断企业是为了发展还是跟风。
不过,与国外知名的家族企业相比,中国家族企业有三大特点。第一是发展还不够充分、底蕴不足。第二是中国家族企业短板非常多,在竞争中多数企业处于劣势状态。通俗来讲,中国家族企业在乎眼前的收益,对未来的发展考虑不充分,海外知名家族企业则是在动态布局未来发展状况的前提下,追求眼下收益的最大化。第三,中国家族企业喜欢抓细节,权力紧抓在手中很少下放,外国家族企业则注重全局,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大胆放权,或是愿意高薪聘请职业经理人打理家族业务。
当然,无论区别有多少,中国和国外家族企业的目标都是一样的,就是赚钱。
除了赚钱,美国富豪热衷于捐钱,这很正常。原因当然不是为了捐钱而捐钱,也绝对不可能是钱多到没地方花。大家经常看到国外富豪做慈善的新闻,或许会被美国企业家那些“钱全用来做慈善,一点都不留给子女”的豪言壮语所感动,实际上他们充分利用了私人基金会、公益投资等多种方式,灵活多变地轻松避税,比如给某顶尖学府捐个楼以换取家族入学名额,以慈善形式投资某些民生项目结果钱越来越多。对美国富豪而言,慈善是另一种形式的商业行为。
美国政府不是不知道美国富豪们的花式避税手段,但也正是因为这些公开的避税手段,才能保住美国富豪们的资金不易外流,也能吸引其他国家富豪变更国籍并将财产转入美国,这也是某些美籍华人变更国籍并在美国大张旗鼓做慈善的原因。
我国没有这么多的避税手段,许多富豪和企业家是以发自内心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慈善捐赠,其中不少富豪非常低调,喜欢匿名捐赠。当然,也有部分企业家的捐赠目的是“十万的捐款,百万的宣传,千万的效果,一个亿的营收”,毕竟在资本的眼里,“钱生钱”是最基础的操作。
现代有很多人喜欢重复古代的“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服”,这并不准确,海外富过三代的家族就有很多。避免富不过三代的方式看似简单,做起来却非常困难,简单来说向那些持续了数百年之久的老家族企业学习就好。当前,我国的新家族企业尚需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建立家族发展的长远规划;二是要建立浓郁的家族文化和家庭纪律;三是要锻炼强大的家族人才。
当然,以上三点同样适用于普通企业的发展,即要建立企业中长期战略目标,要打造出色的企业文化,引进或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从多维度满足企业的发展。换言之,家族企业要立足现实发展,而不能好高骛远。同时更需要实事求是,不能朝令夕改;与此同时还要团结家族成员,通过建立家族法则或者公约,防止家族内部出现矛盾或者分裂,做到同进退;最后则是加快培养优秀家族人才的步伐,进一步推动家族向好发展。
不难发现,想富过三代,和家族传承、家族教育、家族底蕴息息相关。
近年来,笔者也和一些做得较为成功的家族企业有过沟通,发现不少二代接班人非常优秀,企业未来十分可期。但是,如果想知道企业家们在培养自己二代接班人的时候会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建议去询问各个家族企业,毕竟每一家家族企业存在的问题都会不同。
笔者认为,二代接班人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难以复制初代创始人白手起家的过程,或是缺少企业从无到有的体验过程。因为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导致很多二代接班人因巨大的财富,限制了他们对困难、挫折的应对和思考能力。前些年,有段子说曾有富二代误入传销,但无论传销人员怎么洗脑也无法打动富二代,原因就是传销的最终目标收入还不及她一年的个人分红收益。
事实上,国内外有些电影也反映了这类事情,为了激发二代接班人能接好班,企业家要么装病、失去控制权,让接班人从头开始接管公司;有的则是假装企业被收购、被破产、被夺走,让接班人能够奋发图强,白手起家创设一家新公司,毕竟没有白手起家的经历,将来也会为守业埋下隐患。 (作者系著名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