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热评|城市间先进制造业的竞争 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表现
每经特约评论员 陈宪
今年初,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强调“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要求强化先进制造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5月,深圳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深圳工业经济稳增长提质量的若干措施》,提出工业立市、制造强市,进一步增强深圳工业经济运行能力。8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先后发布《关于支持佛山新时代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的意见》和《关于支持东莞新时代加快高质量发展打造科创制造强市的意见》,支持佛山和东莞全面提升发展能级,增强珠三角地区核心引擎的战略支撑。这些报告和文件讲的是同一件事情,那就是,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事关城市经济的核心引擎和发展能级,要进一步做强做大。
现行统计制度将第二产业中的四个产业门类分为工业和建筑业。在工业中,有三个产业部门: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遗憾的是,在城市的统计公报中,一般都没有制造业增加值及其占GDP比重的指标和数据。考虑到城市一般没有采掘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的占比大致相同,所以,现在一般都用工业增加值近似地代表制造业增加值。尽管有一定的高估,但在时间序列分析与比较的意义上,还算差强人意。在大部分国家的统计体系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是归入服务业的。完善城市产业统计,首先需要计算和发布制造业增加值,然后是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使城市产业研究及相关政策制定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按照工业增加值高低排序,2021年,深圳、广州、佛山和东莞分别位列全国的第二、第五、第七和第十一位;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3.8%、23.8%、47.5%和46.1%。在前20位主要工业城市中,只有苏州、宁波、佛山、泉州、东莞、唐山6市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40%。苏州是紧随上海、深圳,排名第三的制造业强市。宁波是传统的制造业强市,工业增加值位列第六。泉州是轻工业重镇,纺织服装、鞋业等产业从中国走向世界。唐山是重工业城市,钢铁为第一支柱产业,去年钢铁产业得益于大周期,未来并不被看好。因此,在工业增加值排序靠前和占比较高的城市中,除了个别城市,上海、深圳、苏州、广州、宁波、佛山、东莞、无锡和杭州等城市,都是先进制造业发展较好的城市。先进制造业主要指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以及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今天所说的制造强城都是以先进制造业为产业基石的城市。
已经是制造业强城,为什么还要如此高调发声,推动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城市从自身发展实践中,充分认识到先进制造业在城市产业体系中的特殊重要性。城市产业的基本关系就是第二产业(制造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的结构,二者此消彼长,但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在城市的产业链中,第二产业往往是上游产业、基础产业,第三产业则是下游产业、衍生产业。过去一个时期,对制造业与服务业关系及其评价发生的偏差,导致相当一部分城市制造业发展走过一段弯路。现在,人们认识到,先进制造业是现代服务业的产业支撑,是城市经济和国民经济的产业支撑。
其次,城市发展进入了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集群发展的阶段,在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形成的都市圈内部,要素和产业的关系以辐射、溢出和分工为主。先进制造业在这一关系的形成与实现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和作用。在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链的建设过程中,先进制造业不仅是主体之一,而且,对产业链延伸,产业体系高度化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佛山和东莞的先进制造业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佛山曾经是传统制造业重镇,现如今智能家电和装备制造风生水起,坐拥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东莞,曾经的世界工厂,现已拿下两个先进制造业“国家队”产业集群,一个是智能移动终端集群,另一个是智能装备产业集群。
再次,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经验告诉我们,这些矛盾和问题是靠发展解决的。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先进制造业就是解决城市经济中产业结构空心化,增长动力和潜力不足,结构性失业和中等收入群体形成不力等难题的有效途径。实践还告诉我们,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合理的产业结构有关。城市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一方面看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结构性关系,另一方面,就看先进制造业的基础性作用和现代服务业的主导性作用。这些关系和作用都得到了正确处理和发挥,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在很大程度上有了保障。
广东、江苏多个制造强城的经验对其他城市富有启发和借鉴价值。当然,也许有人会说,都发展先进制造业,不是也有过剩的问题吗?这里可能存在对先进制造业的误解。如果说在传统制造业中有很多“红海”,那么,在先进制造业中还有诸多的“蓝海”。而且,先进制造业是与创新共生的。创新含量越高,且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它们过剩的可能性就越小。所以,如果城市间的竞争发生在先进制造业的各部门和领域,这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表现。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