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要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三支柱体系
每经记者 许立波每 经编辑 杨夏
在今年初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利用智库和第三方力量,加强基础性研究,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开展老龄化趋势预测和养老产业前景展望”。
“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速。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4.2%。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预测,到2025年,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2.21亿。
基于这一背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于近日举办了社会保障与养老金融高峰论坛,聚焦社会保障和养老金融两大领域诸多重要议题,多位业内专家围绕社会保障与养老金融的新趋势、新阶段、新战略展开探讨。
同时,在本次高峰论坛中,中欧社会保障与养老金融研究院也正式成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中欧社会保障与养老金融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汪泓介绍,研究院基于“中国深度、全球广度”战略定位,聚焦社会保障和养老金融两个领域,旨在深入开展学术理论与公共政策研究,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
五个重点方面发力 优化养老保险体系
“社会保障与养老事业关乎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关乎经济的可持续、高质量增长,关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关乎国家发展的前途命运。”汪泓表示。
当前,国家社会保障与养老事业面临着一系列新趋势,已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急需全新的战略应对举措。汪泓指出,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生育率持续下降、老龄化“高峰”到“高原”的新形势,疫情防控平急结合与医防联动新常态,技术发展进入智慧平台与“全国统筹”新领域。“因此,在新阶段,要解决好社会保障和养老的问题,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人的价值和生命质量。”
针对如何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问题,汪泓建议进一步探索我国三支柱体系(分别指公共养老金、企业年金、个人养老储蓄)的完善,建立各个支柱个人账户之间的养老金转移和流动机制,逐步实现养老个人账户转移衔接。同时,优化税收方式,增强受益范围,不断扩大养老金产品池。在风险监管方面,需要构建人社部、财政部及金融部门建立协同监管机制。
“要从优结构、促统筹、提总量、扩覆盖、可持续这五个重点方面发力,优化养老保险体系。”汪泓表示。
此外,汪泓还提出要建设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需求;要进行三医联动改革,“以治病为中心”向着“以健康为中心”加快转型;还要实现跨省就医结算,降低居民在全国范围内自由迁徙的成本;更要持续推广长期照护保险,健全多层次护理服务体系。
两大重要成果发布 助力社会保障和养老金融
在本次高峰论坛中,除了研究院的成立,还发布了两大重要成果:一是《中国健康人力资本:测量预测与发展战略》,二是《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集》。
其中,《中国健康人力资本:测量预测与发展战略》一书深入论述了健康人力资本的内涵特征与形成机制,构建了中国健康人力资本测量指标体系,科学测量和预测了中国健康人力资本总量,分析了中国健康人力资本投入产出效率,揭示了健康人力资本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关系,预测了中国健康人力资本演化趋势,比较了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健康人力资本质量水平,并提出了2050年我国实现健康人力资本强国的战略目标、实践路径和行动方案。
《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集》则是在汪泓及研究团队主持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政府参事室重点项目、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重点项目等系列研究报告的基础上汇编而成,共有主题报告4篇,专题报告17篇。
主报告主题涵盖了“应对老龄化社会政策研究”“建设健康中国问题研究”“平台经济劳动者社会保险调研报告”“推动长三角区域养老服务合作的思路与举措研究”,对如何应对社会保障和养老的新趋势提出了可行建议。17篇专题报告则围绕养老保险、养老服务、医疗保险、就业保障等当前我国一系列重大的社会保障热点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
上述两项重要研究成果的发布,将推动社会保障与养老金融研究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学术发展,为社会保障和养老金融制度高质量发展的政府决策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