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08月26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1]

每经热评|富安娜、微光股份踩雷 低风险理财须言行合一

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
  8月22日晚,富安娜(SZ002327,股价7.08元,市值58.73亿元)公告称,公司于2021年3月19日购买1.2亿元、期限12个月的“中信证券富安FOF定制1号单一资产管理计划”(以下简称富安1号)。截至公告日,公司共计收到产品本金1350万元,剩余产品本金1.065亿元及投资收益到期未兑付。
  同晚,微光股份(SZ002801,股价31.48元,市值72.29亿元)也公告称,公司在2020年8月21日认购的中建投信托·安泉544号(阳光城杭州)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下简称安泉544号),在18个月的投资期限到期后,又延期半年,但最终进入清算期,公司仅在今年7月18日收回213.42万元,还有余额4786.58万元。另外一家上市公司华媒控股(SZ000607,股价4.78元,市值48.65亿元)和微光股份踩到了同一颗雷,公告显示,2020年9月3日,华媒控股全资子公司买入2000万元安泉544号,该信托计划于今年8月21日到期,截至公告披露日收回本金85.37万元和投资收益186.8万元,尚有本金1914.6万元及部分投资收益未能如期兑付。
  上述三家公司对于理财活动的要求都是相似的。比如,这些公司都强调对风险的低容忍度,要“确保资金安全”“风险可控”“保证日常经营不受影响”;在投资范围上,都限定在“安全性高、流动性好、风险较低的”品种;在合作对象的选择上,这些公司选择的金融机构也是如中信证券、中建投这类素有稳健经营名声的机构。但低风险理财的初心,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变了形。
  首先是品种的选择,爆雷的都是非标准化的金融产品,微光股份和华媒控股投资的是信托,富安娜虽然投的是券商单一资产管理计划,但从其公告中“信托利息收入”的表述来看,这一资管计划对应的投资品种大概率还是信托,信托产品是公认的门槛高、风险较高的投资品种。
  其次,上市公司对于金融产品的风险理解不到位。在风险暴露后,富安娜表示“项目有足额资产抵押”,华媒控股也表示项目“抵押率合理,能覆盖信托计划本息”,但处置抵押物并不容易,土地是否有重复抵押、能否达到理想的估值、附着在土地上的其他权益(比如购房者的首付款)又如何协调,都可能影响处置进程。
  第三,上市公司对于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缺乏足够了解,比如富安娜提到的债务人实际“早已实质违约”,虽然作为管理人的中信证券难辞其咎,但富安娜自身也没有对底层资产进行必要的了解,过于迷信大机构的风控能力。
  上市公司对闲置资金进行理财确有必要,但从上述案例来看,有两个原则必须遵循:第一,资金要严守安全底线,投资产品应当集中于标准化产品,避开信托、私募等非标产品;第二,理财资金的规模须控制得当,要在直接回馈投资者和保持运营安全之间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