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06月29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1]

第九版防控方案:密接、入境隔离期减半

卫健委向每经记者表示,经研判没有社区传播风险,可不划定风险区域

每经记者 李彪 实习记者 李宣璋 每经编辑 陈星
  6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天(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全文公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方案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因时因势对疫情监测、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等进行了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第九版方案对风险区划定标准进行了统一,整合统一使用高中低风险区的概念。此外,方案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了“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
  米锋强调:“第九版防控方案是对防控工作的优化,决不是放松防控,目标是更加科学精准。”
 
 统一风险区划定规则
 
 第九版方案对风险区域的划定进行了调整,具体调整有哪些?不同风险区域相应的管控措施是什么?针对这些疑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发布会上提问。
  在风险区划定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在发布会上表示,以前有两类风险区划定标准,一类是高、中、低风险地区划定标准,一类是封控区、管控区、防控区划定标准,第九版防控方案整合统一使用高中低风险区的概念。
  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有关风险区具体调整和防控措施的提问时,雷正龙表示,高风险区原则上以居住的小区或者村为单位划定,可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进行研判、调整风险区域范围。中风险区的划定范围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划定。中高风险区所在的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划定为低风险区。
  在防控措施方面,雷正龙表示,高风险区采取“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的封控措施。高风险区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可以降为中风险区,之后如果连续3天没有新增感染者,可降为低风险区。对跨区域外溢的高风险区人员,采取7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集中隔离的第1、2、3、5、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中风险区采取“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的管控措施。如果连续7天没有新增感染者,可降为低风险区。对跨区域溢出的中风险区人员,采取7天居家医学观察,在居家医学观察期间第1、4、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如果不具备进行居家隔离条件的,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低风险区采取“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的防范措施。低风险区域人员离开所在的地区或城市,应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跨区域外出的低风险区域人员,不需要采取隔离管控措施,但要求3天内完成两次核酸检测,并做好个人健康监测。
  “同时,第九版防控方案还明确规定,在疫情处置过程中,如果个别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对居住地、工作地、活动区域的传播风险较低,密接人员已经及时管控,经研判,没有社区传播风险,那么也可以不划定风险区域。”雷正龙强调。
 
 调整风险人员隔离期限
 
 此次防控方案中,对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也进行了调整。雷正龙表示,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密接的密接管控措施从“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
  关于进行这样调整的考量和依据,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指出,为进一步提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科学性、精准性,今年3~5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在全国选取部分地区开展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试点研究工作,研究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平均潜伏期缩短,多为2~4天;绝大部分都能在7天内检出。
  6月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明确提出疫情防控“九不准”,要求在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的前提下,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等过度防疫做法,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在6月28日的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监督局副局长程有全表示,“九不准”公布以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会同相关成员单位,成立了整治“层层加码”问题的专班,专项整治疫情防控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等突出问题。对核实的地方确实存在违反“九不准”要求的,将督促地方整改,并通过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部门官方网站或政务新媒体等方式,对核实的“层层加码”问题和典型案例进行通报、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