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06月27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2]

“岐黄工程”实施显效 已培养万余中医骨干人才

每经记者 李彪 实习记者 李宣璋 每经编辑 陈旭
  6月24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及中医药人才工作有关情况。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邢超在发布会上表示,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统筹推进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今后一个时期中医药人才工作作出了系统部署。
  2017年3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实施方案》。此次发布会透露,通过这个工程已经培养了149名岐黄学者,100名青年岐黄学者,797名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和一万多名中医的骨干人才。
 
 中医专业定向医学生招生 规模在持续扩大
 
 关于我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长卢国慧表示,中医药的优势在基层,但目前基层医疗人员招不来、下不去、留不住,这个现象很普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意见》提出,要通过扩大基层人才供给、推动人才向基层流动、改善基层人才发展环境等方式,夯实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
  在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教育司副司长陈昕煜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2010年开始牵头组织实施了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项目。该项目实施以来,共计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招收培养了7万多名本科医学生,国家也一直在持续扩大中医专业定向医学生的招生规模。中医专业的招生这些年来达到1.4万人,占比达21%。
  “另外,还有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等人才培养项目,这些项目加起来每年培养的中医人才有2万余人,应该说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他们现在已经成为基层临床医师中的骨干了。而且作为百姓健康的‘守门人’,特别是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和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陈昕煜强调。
  对此,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术传承中心青年教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理事文愈龙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从长期来看,《意见》提出的措施对中医药基层人才队伍的发展起着扎实的支撑作用。就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来说,虽然看似中医专业的占比不算特别高,但考虑到全国有几十所中医院校,这样的体量算下来,所以培养的基层中医人才还是比较多的。
  “就我了解到的,应该说在基层,从中医人才分布和我们毕业生的去向来说,中医医学生占的比例可能比现在统计数字还要更高一点。”文愈龙强调。
 
 中医药人才建设 已取得良好成效
 
 2017年3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实施方案》,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保障措施,以提升中医药临床服务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搭建不同层级的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
  卢国慧表示,岐黄工程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在“十三五”期间首次凝练形成的一个专门的人才培养工作,实施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得到了行业的认可。到目前,通过这个工程已经培养了149名岐黄学者,100名青年岐黄学者,797名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和一万多名中医的骨干人才。
  在平台建设上,建设了31个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同时也在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在个人的培养项目上创新提出了团队培养项目,到目前已经支持建设了15个国家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和20个传承创新团队。
  “我们加大力度建设了2000多个名老中医专家工作室,通过以上举措搭建了领军人才、骨干人才包括青年拔尖人才这样有序衔接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也提升了我们人才的培养能力。”卢国慧强调。
  文愈龙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建设的支持力度很大,关于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评定体系和机制日趋完善,例如全国名中医、国医大师等头衔的评定工作也一直都在积极推进。
  “我个人认为,在关于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头衔的评定体系方面,相关指标的考量还可以进一步优化,例如从业年限、科研能力、技术水平等。结合中医药学科和从业特点,对有关指标进行优化,更有利于高层次人才的评定和选拔。”文愈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