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热评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促进资本市场更有效配置资源
每经评论员 胥帅
4月10日晚,《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简称《意见》)对外发布。《意见》明确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工作原则,并从六个方面提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点任务。笔者认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影响广泛,资本市场也将极大受益。
最近两个交易日,A股物流板块集体大涨,当中就有“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利好刺激。消除交通、物流运输的地域阻隔,这是相对容易实施的标准操作。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标准不是拘泥于个别行业管理的微调,而是规则的标准。规则的标准不是要走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之路,而是通过规则建设打通经济循环的梗阻。这些梗阻就包括地方保护主义、生产要素的人为割裂、资源市场活力不足等。
地方保护主义的一种表现就是对地方企业的过度“关爱”。而市场的逻辑是通过竞争完成资源配置,效率高低决定生产资料的分配,这必然导致市场主体的清算和淘汰兑付。但在地方不断通过税收、财政补贴、订单买断等方式输血后,形成了市场的软约束机制。推导到资本市场,这也容易造成一些壳股被不断炒作,不少投资者笃定垃圾股有国有资本兜底。无论垃圾股跌多深,似乎悬崖边总有一双兜底的手,随时可以拉一把。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出之前,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也点名“僵尸”企业,明确对于主业萎缩、不具备持续经营能力的“空壳”“僵尸”企业,严格执行强制退市制度,坚决推动出清。不难看出,这是对A股“僵尸企业”的双重暴击。全国统一大市场既然强调市场,兜底逻辑就不复存在。
打破地方保护主义,还会让伪“小而美”无所遁形。一直以来,一些企业打上“小而美”的标签,在资本市场获得了超过平均水平的估值。当中存在一些依靠行政壁垒或者地方扶持的伪“小而美”,这些企业依靠的不是生产效率、管理效率、竞争力等刚性指标,而是通过地方设置禁入门槛、独家垄断销售等方式存活。尽管这种方式令伪“小而美”获得最大利润,但伤害了整个区域的效率和收益,是隐性成本外部化的一种表现。
《意见》里提到,“不搞‘小而全’的自我小循环,更不能以‘内循环’的名义搞地区封锁”。一旦该项政策贯彻实施,资本市场的一些伪“小而美”就会露出马脚。投资者可以观察的一些重要指标就是毛利率、市销率、产能利用率等。同样,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会让更有竞争力的真“小而美”扩张,对这类有效率和竞争力的企业构成利好。
最后,市场的作用就是消灭短缺,通过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来提升供给。最近两年,提及较多的是供需错配。简单说,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开支周期不同步,下游需求暴涨导致上游供给不足。恰好我国不少重要资源分布在一些偏远地区,其市场观念和环境难以和发达地区相提并论。全国统一大市场要解决要素和资源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一旦供给释放,这不仅有益于平抑高烧不退的产品价格,还能以市场力量打破自然垄断。《意见》的一个明确目标,就是要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支持企业发展,进而激活经济高质量发展。谁能更快提高产销量,谁就能在资本市场享受估值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