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03月09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5]

吸引中年人才“倦鸟归巢” 中西部首先要筑好“巢”

每经特约评论员 毕舸
  面对35岁“职场危机”,究竟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府参事胡卫带来了一份“关于减少中年人力资源浪费”的提案。他建议,鼓励中年人才返乡建设,“三四线城市和乡村的节奏显著慢于一二线城市,工作节奏更适合中年人才持续发挥能力优势”;鼓励三四线城市地方政府出台“倦鸟归巢”的人才回流计划,支持乡村振兴和西部大开发,逐步实现人才发展和地区经济的双赢局面。
  人到中年,在一线城市竞争激烈的职场上无疑压力大增,尤其是人才供大于求的部分行业,行业本身的快节奏、知识结构的更新迭代等多重因素叠加,确实会让部分企业对于中年以上求职者有明显的差异化对待,也因此,胡卫希望能够让这些中年人才回流三四线城市,一方面解决中西部三四线城市人才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为中年人才提供新的发展机会。
  坦率地讲,中西部相比一线城市在市场规模、大型企业数量、投融资环境等方面都存在差距,这就需要中西部各地政府为回流人才提供多样化的就业创业渠道。笔者建议,在就业方面,中西部三四线城市可以在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上,率先破除“35岁门槛”,为中年人才提供更多岗位。尤其是国企要有更大力度的对外人才招聘力度,拿出部分关键管理岗位、技术岗位及其他专业岗位面向中年以上人才进行专场招聘。毕竟,中年人才在一线城市长期工作所积淀的知识、能力与国企相对更加稳定、长期发展的环境能更好匹配。国企既然要走市场化经营道路,同样需要多层次人才结构的支撑,让中青年人才与其现有人才队伍形成互补。
  需要指出的是,中西部除了大量三四线城市需要人才,省会或者说新一线城市也存在人才缺口。毕竟,中西部各大中心城市近年来也在加速发展,相比当地三四线城市,其经济容量更大、机会窗口更多。根据世界及国内城市发展趋势,以及各省“强省会、强中心城市”的政策方向,省会、新一线城市经济、基础设施等各方面条件较好,更符合东部中年人才的发展诉求。因此,笔者认为,中西部省会、新一线城市应当在招纳东部中年人才上有更大力度的新政。
  在创业方面,中西部城市相比东部城市,在投融资方面也存在差距,尤其是风险投资。如果部分中年人才想来中西部创业,会面临创业资金的考验。对此,笔者认为,中西部可以在中小微企业的税费减免、专项资金、银行信贷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另外,不妨多组织一些风投机构与中年创业者面对面沟通的洽谈会,协助风投机构做好“伯乐”,也让更多的“千里马”能够有机会获得多元化创业资本。
  当然,除了就业创业,在个人生活、家庭等方面,中年人才同样需要更完善的保障,比如医疗、教育、住房等公共服务。中西部应当给符合条件的中年人才提供相应的支持。一定标准的住房补贴、优质教育资源的调拨,都会形成更好的向心力,吸引更多中年人才。
  鼓励中年人才“倦鸟归巢”,中西部要做空间更大的“巢”,这也会对公共政策优化、人才取向的转型升级、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带来更多利好,从而真正起到双赢效果。从更为宏观的全国一体化发展角度来看,中西部要缩小与东部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除了产业转移下的经济资源承接外,在人才承接上也要多方“开源”,将中年人才这一宝贵财富化为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