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03月02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5]

周海栋:周期与成长的灵活“捕手”

 在公募行业,有部分基金经理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是其跨专业的求学背景,却让他们在投资中,对于行业的理解更为深刻,这类基金经理往往被称为宝藏型基金经理。
  华商基金权益投资总监周海栋就是其中之一,本科期间攻读化学专业,投资生涯从化工研究员起步,可以说一开始就自带周期思维。而随着研究范围的不断延伸,能力圈的不断扩展,周海栋的投研范围逐步覆盖上游的化工、有色、煤炭,周期特征明显的交通运输、农林牧渔,以及具备成长特征的医药、电子、计算机等。
  从其代表作——华商优势行业灵活配置混合的投资组合,其实也可以看出他“一手周期、一手成长”的投资特色,2020年之前,这只基金在行业配置上主要以计算机、交通运输、电气设备、医药等成长型行业为主;2020年开始,随着有色、钢铁等上游行业又回到了市场主舞台,这只基金的侧重点明显向有色金属、大金融、钢铁等强周期行业倾斜。
  能够在周期股与成长股之间做到游刃有余,除了能力圈的边界延伸,还在于周海栋始终相信所有的事物都是周而复始的,正如橡树资本联合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在《周期》一书中告诉我们,周期对投资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周期股还是成长股,在周海栋看来,它们基本遵循周期运行规律,“均值回归”是事物的常态,机会也总是周期性出现,只是时间维度不同。他表示,“我会把对当前周期位置的判断,作为决定具体投资策略和分配研究资源的出发点。动态判断行业周期,实时评估标的潜在风险,努力实现组合最佳风险收益比,同时追求长期绝对收益,重点把握长周期的成长投资机会。”
  具体而言,“周期”包括三个层面:宏观经济周期、行业发展周期、公司发展周期。“我会优先考虑公司发展周期和行业发展周期来决定组合的配置,选择未来一到两年处于景气周期且有明显向上拐点的公司,找出其中收益风险比更优的选择,而宏观经济周期更多是作为仓位把控的判断依据。”周海栋进一步说道。
  得益于对周期规律以及投资机会的精准把握,周海栋管理的多只基金均交出了良好的中长期成绩单。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其代表作品之一华商新趋势优选灵活配置混合,近5年收益达260.89%,同类排名14/227,大幅超越同期41.06%的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超额收益显著;另一代表作:华商优势行业灵活配置混合,2018年至2021年的四年间,更是所向披靡,连续斩获三年期、五年期、七年期多座“金牛基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