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02月18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1]

建业要“做少、做小、做好”胡葆森在担心什么

每经评论员 薛晖
  日前,建业集团董事长胡葆森携企业高管召开线上媒体恳谈会,就企业架构调整、人员缩表、战略经营等问题作出回应。这位叱咤商界三十余年的地产大佬谈及未来战略,提出“做少、做小、做好”。
  此次恳谈会的背景是,建业集团正在经历一次史无前例的危机。几天前,坊间传闻建业集团裁员61%,迫使企业出面“澄清”。再之前,建业集团给地方政府的“求救信”曝光,信中披露企业受水灾和疫情影响,损失超过50亿元。除此以外,建业集团还受到“商票拒付”和“拖欠工程款”等传闻的影响。
  凡此种种,皆表明建业集团的确遇到了大难题。然而,传闻归传闻,建业集团迄今为止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的债务违约,这在房企中已算不多见的。2022年也只有一笔5亿美元的海外债将于8月到期,偿债压力并不算太大。从销售数据看,2021年建业集团物业合同销售总额601.05亿元,同比减少12%,但在同规模房企中,表现并不算差。
  总之,建业集团并不属于“高危企业”。既然如此,胡葆森何以不淡定呢?
  其实,不淡定的不只是建业集团。就在两天前,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郁亮也在内部会上提出,行业正进入“黑铁时代”。
  按理说,这些经历过风雨的企业家,本该处变不惊。此番言论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不过细想之下,也自有其道理。
  众所周知,房地产是个周期性明显的产业。基本上增长几年就会有一次回调。适逢回调,业内喻之为“过冬”。冬天虽难耐,但只要备有充足的物资,体内有厚脂肪,就能挨到下一个春天。中国房地产市场化已有二十余年。大多数品牌企业都经历过几次“冬天”,从经验上讲,冬天的寒冷和时长是可以承受的。
  然而,经验只能代表历史,而不是未来。努力适应环境变化才是生存下去的根本之策。如果房企面临的只是个常规的冬天,那么并不难熬过去。但如果前面是冰期,那么就只有脱胎换骨的企业才能幸存下来。因此,无论在建业集团还是万科看来,脱胎换骨已是房企的必然选择。
  实际上,早在10年前万科预言“告别黄金时代”之际,就已居安思危,开启多元化布局,以分散风险。还高调地宣布“缩表”。不久前,万科高调宣布万物云的上市计划,揭开的就是其非地产布局的一盘大棋。
  而建业集团的多元化布局也不甘人后,除建业地产之外,近年旗下先后有建业新生活和中原建业赴港上市。形成地产、物业以及代建三大上市平台。可以说,此建业集团已非彼建业集团。这些操作,无疑都增强了建业集团的抗风险能力。
  所有这些都表明,胡葆森这样的经过大风大浪的人,实际上对风险的认识比旁人更早,也更加重视。在当天的恳谈会上,胡葆森甚至表示:对躺平的企业来说,现在连“黑铁时代”都不是了。
  只有那些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并早有布局的企业,才会看到下一个春天。这绝非危言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