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02月07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03]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年轻人热捧、冬奥会助力,揭秘万亿冰雪赛道火热生意经

每经记者 董兴生 温梦华 每经编辑 梁 枭
  这个冬天,滑雪俨然已经成为全民参与的运动项目。
  朋友圈里,时常有人晒出滑雪的小视频,即使摔得“四仰八叉”,依然乐此不疲。临近年底,不少企业甚至在滑雪场搞起了团建,虽然动作、姿势算不上专业,但气氛欢乐,团建的目的圆满达成。
  另一方面,在大城市的冰场上,越来越多的儿童和青少年,穿戴价值不菲的装备,接受严格而又专业的冰球、花样滑冰训练。
  尽管与足球、篮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相比,冰雪运动的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及,但曾经被视为“小众”项目的冰雪运动也正在走向大众化和全民化。
  冰雪运动繁荣背后的原因,既有人均消费力提升的因素,也有国家政策的推动和资本的助力。《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当下资本纷纷瞄准“冰雪”相关产业,就连教培行业也入局滑雪寻找新生机。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1月以来,已有奥雪文化、SNOW51、极限之路、滑呗、GOSKI等滑雪创业公司获得数千万元融资,累计涉及融资额近3亿元。
  年轻人追捧,消费者热情,资本看好……借冬奥会东风,冰雪经济有望滑出万亿元赛道。
 
 现象:超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每年冬季,平均温度在零下7摄氏度左右的四川省阿坝州便会迎来众多滑雪爱好者,刚刚放假的李暖便是其中的一员。
  这是李暖爱上滑雪的第三年。在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这位四川姑娘正和朋友在前往滑雪场的路上。
  “我现在已经在汶川了,明天去雪场。”每年都开车来滑雪的她,这次选择的是位于阿坝州茂县九鼎山风景区的太子岭滑雪场。
  除了著名的西岭雪山,阿坝州的几大雪场也成为四川滑雪爱好者的另一个选择。李暖告诉记者:“平常滑雪都来阿坝州,这边有好几个雪场,我们一般都会选择太子岭滑雪场,这里的高级道很长。之前也去过鹧鸪山滑雪场、西岭雪山滑雪场。”
  以9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正在越来越多地将滑雪、滑冰等运动视为冬季娱乐“标配”。以往,传统印象中,主要是北方人更爱滑雪,但如今,随着滑雪运动的大众化、常态化,南方人也愈发爱上了滑雪。
  北京冬奥组委发布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体育遗产报告(2022)》显示,自冬奥会申办成功至2021年10月,全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为3.46亿人,冰雪运动参与率24.56%。
  滑雪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年轻群体中,多位滑雪爱好者对这一变化深有体会。在小红书平台上,“冰雪热潮”被评为2021年生活方式趋势关键词。
  王波从2013年就接触了滑雪,彼时他还是一个大学生,因为是土生土长的北方人,所以自然而然地接触了滑雪。这几年,他感觉到身边滑雪的人越来越多。平常生活在北京的他,常常和朋友开车去北京南山滑雪场、怀北滑雪场或是河北崇礼滑雪场。“这几年,崇礼滑雪场的人每年都是翻倍增长。”
  在他看来,滑雪不仅仅是一项运动,单板滑雪实际上是潮流玩物,和双板不一样,从滑板到单板滑雪,是一个连贯的文化。而李暖,最开始想要尝试学习滑雪,也是“觉得别人滑得很酷”,爱上滑雪后,她还认识了很多雪友。
  一次滑雪的花销主要在交通、吃住和滑雪体验上。其中,多位滑雪爱好者表示,交通和吃住相对比较常规,会更注重滑雪体验。“滑雪成本其实挺高的,尤其是在北京,一个人交通成本特别高。”王波称。
  另一方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开发景区也推出了滑雪项目。前不久,陕西女生李梦琪去安康市岚皋县一个新开发的景区体验了一把滑雪。因为是新开业的滑雪项目,收费相对较低,“50元一小时”。
  记者注意到,目前全国各地滑雪场的收费标准不尽相同。例如四川太子岭滑雪场门票是288元/天,河北崇礼云顶滑雪场门票(自带板)是570元/天。雪票之外,滑雪教学也是很多初学者最易“烧钱”的地方。据悉,成都滑雪场一位高级教练400元/小时;一线城市有的高级教练则高达千元/小时。
 
 规模:国内滑雪场数量超800家
 
 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初,全国已有803个室内外各类滑雪场,覆盖29个省区市,较2015年增幅达41%。《2020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室内滑雪场已有36家,数量全球第一,雪区面积6.5万平方米的哈尔滨融创雪世界居全球室内滑雪场面积第一。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行,大大小小的滑雪场都迎来了消费旺季。
  成都融创雪世界总经理万志恒告诉记者,自2020年6月营业以来,成都融创雪世界客流量与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今年我们的总客流较去年大幅增加,单日最高客流可达6500人次~7000人次。”据万志恒透露,随着冬奥进入倒计时,游客的滑雪热情也明显提升,“刚刚过去的元旦,雪世界的客流增幅明显”。
  西岭雪山景区运营总监李潇则表示,由于疫情等原因,西岭雪山总游客人数并未呈现增长趋势,但滑雪爱好者和发烧友数量持续增长。“比较明显的感受是以前上高级道的游客还比较稀少,这两年人数逐渐增多。”为此,西岭雪山专门开辟了一条雪道,打造了更具专业水准的单板滑雪公园。
  “以前,95%以上的初级体验者会选择双板,只有5%左右会滑单板,但现在有20%会选择单板滑雪。而滑雪发烧友和会员中,选择单板的占到了80%以上。”李潇说。
  不管室内还是室外滑雪场,另一个明显的变化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正接受系统的滑雪训练。
  “以往淡季,我们的滑雪教练有90余人,现在已经增加到了近200人。”万志恒说,这背后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客群愿意系统学习滑雪,参与滑雪冬令营、青训滑雪进阶课程等。不仅如此,成都融创雪世界已经与成都大学等10所知名高校、17所中小学进行深度合作,帮助学校组建校园滑雪竞赛队,提供专项课程培训,打造校园赛事。
  “我们也留意到,参加滑雪项目的小朋友越来越多,很多家长也愿意让孩子参加滑雪冬令营,让孩子从小接触冰雪运动。”李潇表示。
  不仅如此,滑雪也成为各地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形式。以西岭雪山为例,春节期间,除了常规与游客现场互动的表演外,景区继续推出夜游西岭服务,“夜间滑雪”“夜间冰雪项目”“灯光秀”“配套夜间商业服务”,景区延长运营时间,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夜间游玩。
 
 经营:市场平衡和四季运营是关键
 
 虽然乘着冬奥会这股“东风”,冰雪“赛道”有望成为下一个新风口,但“滑雪盈利难”依旧是众多行业人士的心声。由于大型滑雪场受资金投入大、运营成本高、回报周期长等因素影响,整个滑雪场行业曾处于微利的状态。
  据头豹研究院数据,国内滑雪场地利润率约为15%。据悉,国内雪场头部企业之一的河北崇礼万龙滑雪场在2015年实现盈利之前,其创始人罗力曾多次坦言,万龙滑雪场亏损已有17个年头。
  “我不认为单一的滑雪场本身一定能赚大钱,滑雪场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滑雪场’,而必须是一个文旅项目,带动整体生态形成文化体系,以此盘活商业模式。”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
  一位滑雪场业内人士透露,当前国内800家左右滑雪场,具有缆车和魔毯提升运力装置的只有一半;其中有架空式缆车的又只有一半,也就是200家左右。“有两条以上架空式缆车的滑雪场,还要再减一半,也就80家左右;有4条以上架空式缆车的滑雪场,只有28家。”从数据可以看出,尽管滑雪产业看起来欣欣向荣,但规模化发展速度并不快。
  当前,国内相当一部分大型滑雪场,采取地产模式支撑文旅项目运营。“一个大的文旅项目硬件投入可能十几二十个亿,回收成本更慢,因此只能靠地产模式支撑文旅项目的亏损,这类滑雪场核心还是靠地产变现。”李潇说,但地产毕竟是有限资源,最终还是需要靠文旅产业不断输血,才能保持项目良性发展。
  小型滑雪场的优势在于,投入少,资产可控,可以利用当地独特资源,靠文旅迅速变现。但这类小型滑雪场需要解决市场培育问题。
  另一方面,不管大型滑雪场还是小型滑雪场,都有着一个突出的矛盾点——如何做到四季运营。
  “所有景区,只要涉及文旅项目,就一定有淡旺季,冬季一般是传统文旅项目的淡季,春夏秋是旺季,我们这个行业是反过来的,春夏秋是淡季,只有冬季是我们的旺季。”李潇说,因此,不管大小滑雪场,都需要解决四季运营这个矛盾点。
  在李潇看来,对于滑雪场投资而言,最忌讳的就是“为了做滑雪场而做滑雪场”。简单说,如果没有四季运营作支撑,只开展滑雪单一业务,雪季过后,春夏秋三季都只能关门歇业。“光靠一个雪季,不论是支撑地产,还是支撑文旅,都是不够的。”
  因此,是否具备良好的四季资源,成为衡量一个滑雪场的核心要素之一,也就是说,除了滑雪之外,在其他季节还能做什么。“从一开始,西岭雪山就致力于四季运营。”李潇透露,从2017年起,西岭雪山开始打造体育旅游的概念。简单说,核心就是构建让客户从体验到爱上的产品体系,因为观光只有一次,体育赋能旅游是重复多次,找到拉开传统体验式到此一游的差异化经营思路。
 
 
 趋势:冬奥经济将拉动大产业链
 
 年轻人追捧,消费者热情,资本也瞄准与“冰雪”相关的诸多产业,纷纷入局。
  桔子IT数据显示,2015年~2022年,“冰雪项目”领域累计共完成38起投资。其中,在投资数量上,2016年和2021年是投资高峰期,这两年分别完成10起和9起投资;而从投资金额来看,2015年和2019年的投资额最多,分别为7.37亿元和7.03亿元。
  每经记者注意到,仅2021年,与冰雪相关的领域就已实现多笔融资。2021年2月,滑雪社交平台GOSKI获得了2000万元A+轮融资;随后,雪鸮科技、单板滑雪品牌奥雪文化和滑雪培训机构SNOW51在2021年均获得了两轮融资。今年1月,雪鸮科技再次完成新一轮融资。
  投资机构之外,教培行业也入局滑雪赛道寻找新生机。2021年,新东方投资做冰上培训的万域芳菲;火花思维与中国冰雪大会达成战略合作等。
  “资本近几年对冰雪产业的关注度还是比较高的,直接投入也在持续增加。”据张毅观察,无论是对滑雪产业本身的直接投资还是对周边相关产业的间接投资,资本的推动作用都很大。
  不过,在张毅看来,资本在冰雪产业领域的投资不太可能出现爆炸式的增长。一方面,滑雪场领域的投资相对周期长,投资整体布局较大;另一方面,滑雪相关关联产业增长更多伴随滑雪消费增长。“所以整体看,与大部分实体经济一样,冰雪产业投资是相对稳健的中长期投资,不适合‘炒短线’。”
  当下,以冬奥会为契机,我国冰雪产业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到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冰雪产业将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冰雪产业的发展还将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的快速增长。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发现,冰雪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交通、住宿、餐饮等相关行业增收超过4元。
  “滑雪产业未来将催生出一条包含多种产业经济形态的大产业链条,这次冬奥会带来的‘冬奥经济’是一个非常大的、新的经济引擎,有望将冰雪经济的产业链条拉动起来,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张毅认为。
  (文中受访者李暖、王波均为化名)
 
 记者手记:3亿人把“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
 
 乘着北京冬奥会的东风,中国掀起一股“冰雪热潮”。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2年的新年贺词中提到:“让更多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这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题中之义”。日前,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时强调:“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北京冬奥会的举办还带动了中国冰雪体育产业、冰雪经济的发展。
  当下,冰雪运动新消费从小众走向大众,带动中国冰雪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也点燃万亿资金对冰雪产业的投资热情。从滑雪培训到装备、从冰雪旅游到食宿消费、从线下购买到线上营销,围绕“冰雪经济”展开的庞大产业链和巨大潜力正在不断延伸。
  世界期待中国,中国做好了准备。未来,“3亿人参与冰雪”将带动冰雪产业体系不断做大做强,创新更多产业场景。把“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的冰雪产业有望成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