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年12月27日] -- 每日经济新闻 -- 版次:[33]

稀土集中度趋势利于价值回归 下游三大风口带来更多需求

每经记者 胥帅 每经编辑 陈俊杰
  2020年的新材料风口,稀土是无法绕开的品种。
  新能源汽车、风电、工业机器人……这些都是新经济发展的风口。
  先看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左心房,电机可称之为右心房。下游新能源汽车放量会拉大对电机的需求,而电机的核心便是永磁。永磁的上游则是稀土,主要是四种重要元素镨、钕、铽、镝。
  有券商分析师预测过一组数据,假设2021~2023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分别为452万、616万、818万辆,新能源汽车需求已经占到钕铁硼总需求7%~8%,高性能产品需求15%,这与2015年新能源汽车对碳酸锂的需求影响类似。
  从政策面上,稀土行业频出暖风,市场价格的价值回归成为共识。从需求端,下游风电、新能源汽车带动电机需求,稀土资源迎来增量空间。
  供需和政策面的三重作用之下,2021年稀土价格创出历史新高,稀土企业利润表得到极大改善。《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业内人士发现,稀土行业向好是一个长期过程,当中还有尚待充分挖掘的机会。
 
 价格创出历史新高
 
 稀土下游需求的增长确定性没有问题,稀土市场价格上涨也进一步夯实逻辑。据百川盈孚数据显示,12月,镨钕氧化物现货均价突破76万元/吨,创下近十年新高。上个月,包头稀土交易所专场竞价中,合计40吨金属镨钕全部以“报警价”(当天最高价)成交,最新成交价达到93万元/吨。
  从价格走势图看,稀土价格处于震荡上行,但直到2021年7月才出现真正意义的上涨。这对稀土分离、冶炼的生产企业来讲,价格上涨的业绩贡献将在后半年兑现。稀土价格冲破历史新高,稀土价值迎来重估。之于全球市场,中国稀土储量居于第一。低价阶段,中国稀土一直被当白菜价卖。稀土价值重估的一大意义是抬高稀土的边际价格,形成一个合理的价格区间。
  从现在的趋势来看,下游需求的增量气势汹汹,但上游供给并不会像过往随意投放,供需结构将偏紧。而从企业的库存量看,2021年氧化镨钕库存为近三年最低水平。一方面,国内稀土供应受指标管控,并非想增加就增加,另一方面,下游需求带来补库存周期,对稀土边际价格影响颇大。
  很重要一点在于,曾经稀土价格低廉是因为历史上存在的大量非法开采现象。低价黑稀土绕开指标非法销售,国内稀土的名义产量远远小于实际产量。大量廉价稀土冲击了本该回归合理市价的稀土市场,造成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
  但这几年,随着环保督察以及加大对黑稀土打击力度,曾经困扰市场的黑稀土怪象已有所减少。这意味着稀土市场的名义产量也与实际产量趋近。
  2021年,我国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6.8 万吨、16.2 万吨,同比分别上涨20%。国内稀土总的供给量呈现温和增加,很难出现集中大规模释放的状况。此外,稀土市场集中度不高,也导致市场价格多年来难有起色
 
 上下游产业链优势浮现
 
 国内稀土开采指标主要集中在中国稀土、盛和资源、五矿稀土、北方稀土、厦门钨业、南方稀土。2021年开采量指标超过万吨的只有中国稀土、盛和资源、北方稀土、南方稀土、四川江铜稀土参股企业。
  根据元素划分,稀土又分为轻稀土和重稀土。轻稀土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中重稀土都在南方。相比轻稀土,重稀土更加稀缺,且指标增长速度较慢。不过国内拥有重稀土的企业仅有盛和资源、南方稀土、五矿稀土等。
  从投资机会来讲,稀土供不应求,拥有资源优势的稀土冶炼企业被看好。毕竟稀土冶炼企业直接受益稀土价格上涨,从财报业绩来看,业绩增速同样证实了涨价逻辑。北方稀土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1.61%,净利润同比增长495.03%;盛和资源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1.18%,净利润同比增长466.16%;五矿稀土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07.67%,净利润同比增长46.98%。
  不过因为产量指标限制,稀土冶炼企业的业绩提升要么靠产品盈利改善,要么依靠海外市场的稀土开采。
  稀土产业链的投资预期不仅是在上游,也包括中下游。
  理论上讲,上游环节上涨会压缩中下游。特斯拉 model3 和一些国产电动车就搭载了第三代永磁材料。永磁材料的关键是烧结钕铁硼磁材,这是产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钕铁硼永磁材料。钕铁硼主要成分为镨钕等,稀土元素(镨钕、镝、铽)占原材料成本的 90%以上。
  但在稀土产业链上,资源涨价侵蚀下游利润并非必然。有券商分析师总结历史上的稀土行情发现,稀土价格持续一个季度及以上的上涨,钕铁硼也会进入一轮涨价周期,并且利润也会不断改善。比如2020 年 10 月至今的稀土上行周期,钕铁硼价格涨幅为111%。
  实际上,稀土永磁材料的市场状况呈现结构性特点,低端过剩,高端不足。根据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数据,2018 年全球钕铁硼材料毛坯产量18.5万吨,其中高性能钕铁硼毛坯产量只有4.8万吨,占比约26%。
  另外一个就是行业集中度,根据券商研报的数据统计,我国年产量 3000 吨以上的企业仅占 7.5%,而年产 1500 吨以下的企业占 84%,大部分磁材企业产量不到 1500 吨,而行业产能规模最大磁材企业年产能接近20000吨。
  从产能占比来看,2019 年,中科三环、金力永磁、宁波韵升、英洛华、正海磁材和大地熊的烧结钕铁硼毛坯产能占比分别为 11.47%、5.88%、5.88%、3.82%、3.71%和 1.29%。记者梳理发现,中科三环、正海磁材、金力永磁下游涉及客户就包括新能源车。涉及车企包括大众、特斯拉、丰田、现代等。正海磁材和金力永磁的风电客户则是金风科技等国内头部企业。
  从产能扩张的节奏看,到2024年有大规模产能释放的是正海磁材和金力永磁。其他包括宁波韵升、英洛华、中科三环也有扩产动作,主要方向还是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体。
  不过从基金的配置来看,它们还是侧重于稀土上游股的配置。比如嘉实中证稀土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21年中报前五大的重仓股就包括北方稀土和盛和资源。